[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7572.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2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强;史一欣;曹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正华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42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分 水处理 湿地 净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个调节池(1),调节池(1)与一个生物强化处理池(2)相连,且生物强化处理池前端设有一组过滤装置(8),生物强化处理池(2)内设有一组第一生物填料(2a)和一组第一曝气盘(2b);
生物强化处理池(2)与一个多级氧化塘(3)相连,多级氧化塘(3)内设有一组第二生物填料(3a)和一组第二曝气盘(3b);
多级氧化塘(3)与一个表流湿地系统(4)相连,表流湿地系统(4)中设有一组挺水植物带(4a);
表流湿地系统(4)与一个潜流湿地系统(5)相连,且潜流湿地系统(5)内设有一个生态滤坝(9),生态滤坝(9)包括一组上下堆叠的生态袋(9a),每个生态袋(9a)内均设有过滤介质(9b),生态袋(9a)的外侧连接一排木桩挡墙(9c);
潜流湿地系统(5)与一个自然湿地系统(6)相连,自然湿地系统(6)再连接一个集水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袋(9a)采用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介质(9b)采用多孔过滤材料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生物强化处理池(2)、多级氧化塘(3)和自然湿地系统(6)上均设有生态浮床(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8)为滤坝或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流湿地系统(4)、潜流湿地系统(5)和自然湿地系统(6)内分别设有景观岛(14)。
7.一种使用如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装置进行藻水分离尾水处理的湿地净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藻水分离尾水首先流入调节池(1)内调节水质波动大小,维持进水水质的相对均匀和稳定;
步骤二:稳定后的尾水经过滤装置(8)初滤后进入生物强化处理池(2)内,在第一曝气盘(2b)和第一生物填料(2a)的共同作用下,降解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和氨氮;
步骤三:强化处理后的尾水流入多级氧化塘(3)内,塘内的第二曝气盘(3b)和第二生物填料(3a)二次作用,去除尾水中的COD、氨氮和总氮;
步骤四:二次净化后的尾水流入表流湿地系统(4),表流湿地系统(4)内的挺水植物根系和湿地土壤微生物对氮、磷进行吸收、吸附和转化;
步骤五:然后尾水流入潜流湿地系统(5),其内布有砾石、陶粒、石英砂,过滤尾水水体中的杂质,并为水体增氧;
步骤六:接着通过潜流湿地系统(5)的生态滤坝(9)进行净化,并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水流方向上进行过滤吸附处理;
步骤七:处理后的尾水流入自然湿地系统(6),局部曝气,深度净化;
步骤八:最后经过层层过滤净化后的尾水流入集水池(7)后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正华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正华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5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