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运送轻质隔墙的工具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7396.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2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刘宇;陈昌俊;何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1/10 | 分类号: | B62B1/10;B62B1/14;E04G21/16;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运送 隔墙 工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送轻质隔墙的工具及其制造方法,涉及轻质隔墙施工现场运输技术领域;该工具包括承载底座、滚轮、至少两根挡杆和固定在挡杆顶部的扶杆,承载底座具有用于承载轻质隔墙的承载面,滚轮安装在承载底座上,以使承载底座能够通过滚轮移动,挡杆沿承载底座移动方向排列布置,且挡杆垂直固定于承载底座上,扶杆与挡杆在承载底座的承载面上形成垂直于承载面的矩形框架结构;该制造方法包括承载底座、挡杆及扶杆尺寸的确定‑制作并安装‑打磨和刷防锈漆;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轻质隔墙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可有效保证轻质隔墙运送质量及施工进度,节省材料及人工劳动力,显著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质隔墙施工现场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运送轻质隔墙的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隔墙板是指JG/T169-2005《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规定的用于建筑物内部隔墙的墙体预制条板,隔墙板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条板、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空心条板、钢丝(钢丝网)增强水泥条板、轻混凝土条板、复合夹芯轻质条板等等。以轻质隔墙条板作为一般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程的非承重内隔墙的工程属于轻质隔墙工程。轻质隔墙是一种新型节能材料,国家大力推广的第三代环保节能隔墙板,具有防潮、抗震隔音、防火保温、占地小、强度好、施工便捷等优点,由此在现有建筑技术领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轻质隔墙施工现场运输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通常都是将轻质隔墙放置在斗车上,然后再运送至安装楼层,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践施工中发现,上述运输方式容易在运送过程中造成轻质隔墙损坏,进而造成劳动力和材料的大量浪费,且耽误工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送轻质隔墙的工具,其目的在于可有效解决轻质隔墙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可有效保证轻质隔墙运送质量及施工进度,节省材料及人工劳动力,显著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运送轻质隔墙的工具,包括
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具有用于承载轻质隔墙的承载面;
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承载底座上,以使所述承载底座能够通过滚轮移动;
至少两根挡杆,所述挡杆沿承载底座移动方向排列布置,且所述挡杆垂直固定于所述承载底座上;
扶杆,所述扶杆与所述挡杆顶部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扶杆与挡杆在承载底座的承载面上形成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矩形框架结构。
本技术方案利用承载底座的承载面用于承载轻质隔墙,并通过滚轮实现承载底座及运送的轻质隔墙移动,而挡杆结合扶杆的设计一方面可保证承载面上的轻质隔墙搁置稳定,另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员独立完成轻质隔墙运送,如此运送工具放置好轻质隔墙后可直接推送至施工电梯,再运输到楼层安装位置;本技术方案轻质隔墙运输工具制作原理简单,可有效保证轻质隔墙运送质量及施工进度,节省材料及人工劳动力,显著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性。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承载底座的承载面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承载底座远离所述挡杆排列一侧,用于对运输的轻质隔墙下端进行限位,可有效提高轻质隔墙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柱选用的材质为镀锌钢管,且在限位柱上套设有橡胶圈,在保证对运送轻质隔墙进行限位的同时,橡胶圈的设计可有效避免对轻质隔墙表面造成损坏。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扶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L型限位件,所述L型限位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其水平段的一端通过焊接管套与扶杆滑动连接,另一端向靠近限位柱一侧呈水平延伸,并通过L型限位件的竖直段对运输的轻质隔墙上端进行限位,可进一步提高轻质隔墙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轻质隔墙运送质量及施工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