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发射、接收及显示耦合装置及直筒式双筒测距望远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7265.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2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达胜宝利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3/02 | 分类号: | G02B23/02;G02B23/04;G02B23/10;G02B5/08;G02B1/11;G01S7/481 |
代理公司: | 上海凯玛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9 | 代理人: | 刘国华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发射 接收 显示 耦合 装置 直筒式 双筒 测距 望远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发射耦合装置、激光发射及显示耦合装置、激光接收耦合装置、激光接收及显示耦合装置以及直筒式双筒测距望远镜,具有分光棱镜,该分光棱镜安装在转像棱镜中的屋脊棱镜的出射面和物镜组的焦平面之间并且和转像棱镜共光轴设置,分光棱镜含有朝向物镜组的第一直角棱镜和朝向目镜组的第二直角棱镜,第一直角棱镜的斜面作为第一斜面和第二直角棱镜的斜面作为第二斜面相互贴合,第一斜面上镀有自然光透射、激光全反射的分光高反射膜,激光发射器或激光接收器对应设置在第一直角棱镜的侧部,并且激光发射器的发光点和激光接收器的接收点分别到对应的光轴与对应的第一斜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都和该交点到对应的焦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测距望远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发射耦合装置、激光接收耦合装置以及直筒式双筒测距望远镜。
背景技术
市面上流行的民用双筒望远镜称为棱镜式望远镜,按照所使用的转橡棱镜的特性分为:保罗棱镜双筒望远镜、阿贝棱镜双筒望远镜以及别汉屋脊棱镜双筒望远镜。
如图5所示,别汉屋脊棱镜双筒望远镜200又称直筒式双筒望远镜,其左、右镜筒(图中未示出)内均容纳有依次间隔排列的物镜组210、转像棱镜220以及目镜组230。由于转像棱镜220的入射光轴与出射光轴同轴,并且物镜组210与对应的目镜组230同轴,直筒式双筒望远镜是棱镜式望远镜中尺寸最小、最紧凑、最小型、最简洁的望远镜。
双筒测距望远镜是将小型化的激光测距模组移植在望远镜中并利用其中一个物镜组作为激光发射镜和另一个物镜组作为激光接收镜来完成激光发射和接收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望远镜。因此,双筒测距望远镜除了满足普通的双筒望远镜的技术要求外,还需满足以下的技术要求:
(1)为了确保双筒测距望远镜在大目距、小目距的状态下都能可靠测距,激光发射器的发光点和激光接收器的接收点需分别与对应的物镜组的焦平面的齐焦,即、激光发射器的发光点的共轭像点应与对应的物镜组的焦点重合,激光接收器的接收点的共轭像点应与对应的物镜组的焦点重合。
(2)将发射和接收的激光引入到望远镜的自然光光路中,不能降低望远镜原有的技术指标和观察效果,特别是不能降望远镜的观测亮度,观测背景不能偏色。
(3)为了保证最小目距55mm的要求,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引入不能导致镜筒在转像棱镜附近的体态增加很大。
如图5所示,将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引入到直筒式双筒望远镜中,从光学上讲通常有以下几个引入点:
(1)将自然光在转像棱镜220中的半五棱镜的外侧反射面处的反射点220a作为引入点,只需一个附加棱镜即可引入。但是,该引入点处的物像共轭矩较大,导致附加棱镜的尺寸较大,从而造成转像棱镜附近的体态增加较大,可能会无法保证最小目距55mm的要求。
(2)将自然光在转像棱镜220中的屋脊棱镜的出射面处的反射点220b作为引入点,需要用两个棱镜引入,操作较麻烦;而且由于该引入点与对应的光轴偏移一定距离,受目镜组230结构的限制会在倾斜对应的光轴方向增大体态,造成镜筒在转像棱镜附近的体态增加很大。
(3)将光轴与转像棱镜220中的半五棱镜的入射面处的交点 220c作为引入点,需要用两个棱镜引入,与上述两个引入点相比,该引入点处的物像共轭距最大,导致引入的棱镜的尺寸最大,造成镜筒在转像棱镜附近的体态增加很大,并且可能会与对应的物镜组的焦平面产生干涉,影响观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发射耦合装置、激光发射及显示耦合装置、激光接收耦合装置、激光接收机显示耦合装置以及直筒式双筒测距望远镜,能够在保证可靠发射和接收激光的基础上,采用的光学元件的尺寸较小,镜筒的体态增加较小甚至不改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达胜宝利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达胜宝利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