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杀菌大接触表面的氧化铜纳米晶须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77160.8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匡登峰;李文爽;杨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81B7/00 | 分类号: | B81B7/00;B81B7/04;B81C1/00;B82Y5/00;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杀菌 接触 表面 氧化铜 纳米 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着在金属铜表面的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的制备方法:1)阴极电极的选择;2)于金属铜衬底的上制备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电解液成分、含量的选择;3)于金属铜衬底的上制备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氧化时间、电压的选择;4)利用步骤1)、2)、3)所选择的阴极电极、电解液和实验参数,制备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制备;可以通过调节实验参数获得更大的比表面积;制备的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对于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灭菌活性,可用于医院和各类环境中需要直接接触的表面如扶手、门把手等,减少细菌的传播和感染;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直接附着在金属铜上,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快速杀菌并附着在金属铜表面的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的不当使用或过度使用以及细菌不可避免的进化特性,会导致耐药菌菌株的产生。例如:在发现青霉素之后的两年内就观察到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由于耐药菌株具有广泛繁殖和快速进化等特点,而且常规抗菌方法对耐药菌株的有效性逐渐降低,其对人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者们开始进行具有抗菌作用的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截至目前,已经开发和生产了多种材料,包括具有不同抗菌性能的塑料、陶瓷、衣服、金属和金属合金等。与其他基于化学聚合物的材料相比,金属和金属合金显示出更便宜和更稳定的抗菌性能以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近几个世纪以来,已经报道了具有抗菌特性的多种金属,通过防止细菌污染来最大程度地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并已在包括农业、医疗保健、食品和药品包装等行业领域中得到商业使用。铜和银是两种最使用广泛并且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来有效地灭活不同微生物的金属材料。与银相比,铜的成本更低而且也是各种生物系统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可以起到催化辅助因子的作用。铜是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注册的具有抗菌特性的第一种固体材料,已经注册了350多种铜合金,它们对六种不同细菌具有抗菌活性。与金属表面相比,金属纳米材料和金属氧化物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增大微生物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接触面积获得更好的抗菌效果,但它们极易渗入环境中,从而造成二次污染,例如活性氧的产生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我们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大面积制备的氧化铜纳米晶须表面的制备方法,而且氧化铜纳米晶须是附着在金属铜表面的,可避免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该方法可以通过调节阳极氧化电压、时间、电解液成分等来控制氧化铜纳米晶须的形貌特征,从而增大其比表面积获得更高的抗菌特性,可用于医院和其他环境中需要直接接触的表面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等,以防止和减少细菌感染。
发明内容
铜及其氧化物的抗菌性能主要是通过材料表面和细菌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从而导致其膜破裂,也被称为“接触式杀菌”。这种抗菌特性的机制凸显了微生物与材料表面直接接触对于有效根除和灭活细菌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十年中,开发了不同的铜和氧化铜纳米材料以提高其抗菌活性,这种纳米材料独特的小尺寸提供了大的比表面积,从而最大化了微生物与材料的直接接触面积,提高了抗菌效果。在金属表面直接生成纳米级结构的主要方法有气相沉积、激光加工、化学刻蚀等,但是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流程复杂、操作难度大和成本较高的劣势。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附着在金属铜表面的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可以实现大面积制备。通过调节阳极氧化电压、时间和电解液成分等参数可以控制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其灭菌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阴极电极的选择;
2)于所述金属铜衬底的上制备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电解液成分、含量的选择;
3)于所述金属铜衬底的上制备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阳极氧化时间、电压的选择;
4)利用步骤1)、2)、3)所选择的阴极电极、电解液和实验参数,在金属铜衬底上制备氧化铜纳米晶须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1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距离测量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提高聚乙烯管耐磨性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