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的高渗透光伏电站并网特性研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77012.6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常潇;赵军;王金浩;肖莹;雷达;张世锋;樊瑞;高乐;梁定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自适应 控制 策略 渗透 电站 并网 特性 研究 方法 | ||
1.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的高渗透光伏电站并网特性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高渗透率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侧电流控制状态方程:
①建立系统的功率回路方程以及逆变器侧电流控制的传递函数,过程如下:
带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的功率回路方程如下:
其中,ug是电网电压;ui是逆变器侧输出电压;uc是滤波器中电容电压;i1是流经逆变器侧电感L1的电流;i2是流经网侧电感L2的电流;
采用逆变器侧电流i1间接控制并网电流X3=uc的方法,则得到逆变器侧电流i1与逆变器输出电压ui的传递函数关系如下:
②去掉滤波器中的电容电感的寄生电阻,并网逆变器的各变量关系如下:
令X1=i1,X2=i2,X3=uc得:
化简得到:
(2)设计局部滑动模态滑模控制:ur为经过下垂控制得到的参考电压;e为滤波输出电压u0与参考输出电压ur差值;
①将系统方程(Ⅲ)简化为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采用下式来表达:
根据高渗透率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侧电流控制方程,设其状态空间中存在的切换面为:
S(x)=S(x1,…xn,t)=0 (2)
根据下式,
控制量u=u(x)在切换面s(x)=0上面进行切换;
假设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单输入系统,状态空间被切换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是S(x)>0和S(x)<0;
采集切换面上存在的三个运动点A、B、C,A、B、C代表了三种情况:
a.A点为常点:系统运动点临近到切换面S=0时,穿过此点继续运动;
b.B点为起点:系统运动点临近到切换面S=0时,从切换面的两侧离开该点;
c.C点为止点:系统运动点运临近到切换面S=0时,从切换面的两侧不断逼近该点,最终保持不变;
由于滑动模态区中的所有点都是止点,则当运动点不断靠近切换面时,滑动模态的存在前提如下:
当运动点离得切换面较近,且到达切换面的时间有限时,则滑动模态的局部到达条件为:
其中,切换函数S(x)能平滑经过原点,即S(0)=0;
当运动点处于任意位置,且可以远离切换面时,则滑动模态的全局到达条件为:
考虑式(5)和(6),可以用下式表达到达条件:
其中,δ>0,δ可取任意小;
采用下式李雅普诺夫型的到达条件来代替上述到达条件:
其中,V(x)为定义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若V(x)正定,负定,则系统最终稳定于切换面;
②建立滑模控制系统;通过设计切换函数S(x)和滑动模态控制律u±(x)来建立滑模控制系统,设计过程如下:
a.切换函数S(x)的设计:
为了保证滑模具有良好的性能质量和渐进稳定性,S(x)采用如下形式:
其中,e为跟踪误差,多项式P(p)=c1+c2p+…+cn-1p(n-2)+p(n-1)为Hurwitz稳定,ci为正常数,i=1,…n-1,其值取决于跟踪误差衰减速度;
b.滑动模态控制律u±(x)的设计:
为了满足到达条件,控制律一般表达为等效控制ueq加切换控制usw,如下式:
u=ueq+usw (10)
其中,等效控制项ueq为无外加干扰时的趋近模态运动;切换控制项usw为存在外加干扰和不确定性时的滑动模态运动;
(3)设计滤波参数自适应律:
设计三阶滑模面,如下:
对其求导,得下式:
设计如下控制律:
其中,uin-sw、uin-tr分别为控制输入的开关项和跟踪项;ρ(t)为开关增益,需要满足滑模面的存在条件ρ(t)>|d(t)|;分别为h1(t)、h2(t)的观测值:
γ1、γ2分别为h1、h2的自适应系数,为正常数;
为了验证由式(13)、(14)组成的滑模系统的稳定性,引入了李雅普诺夫函数:
式中,分别为h1(t),h2(t)的跟踪误差;
对式(15)求导,得下式:
把式(12)、(14)代入式(16),可得:
由式(15)、(17)得,V1正定,半正定,V1>0及不能总满足因此,滑模系统在处渐进稳定;
(4)设计开关增益自适应律:
引入自适应开关增益来实时预测与i0相关的外部扰动边界值,开关增益的自适应算法表达如下式:
其中,是ρ(t)的观测值,γ3是开关增益的自适应系数,为正常数;
用代替式(13)中的ρ(t),控制输入的开关项表示如下:
(5)稳定性分析:
由式(11)所得;分别为h1、h2、ρ的观测值,由式(14)、(18)所得;uin-tr为控制输入电压的跟踪项;由式(13)所得;uin-sw为控制输入电压的开关项:
为了验证式(11)所示滑模面的全局渐进稳定性,引入了如下的李雅普诺夫函数:
其中,为ρ的观测误差;
对V2求导,并且把式(16)、(17)和(18)考虑在内,得下式:
由于V2(t)非递增,因此Su、和是有界的;
定义如下函数:
对式(22)积分,得:
由于是有界函数,是非递增有界函数,得结果如下:
M1∈[0,∞)是均匀连续的,由Barbalet引理,可以推出:limt→∞M1(t)=0;结果表明:当t→∞时,Su→0;由此得出,提出的控制系统保证了全局渐进稳定性;
(6)设计迭代学习与自适应滑模结合的控制系统:
设计为:内环为自适应滑模控制,外环为迭代学习控制,控制规律如下:
其中uk(t)为控制量,ek+1(t)为误差,t为采样时间,k为迭代次数,P0(t)、I0(t)、D0(t)分别为比例、积分、微分系数;
最后将uk+1(t)和步骤(3)当中的uin(t)同时输入调节机构,对于整个装置进行调节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0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布料染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连接器疲劳寿命试验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