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TI和血清因子分析脑损伤标志物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75694.7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国;杨曼;金梅;李媛媛;刘强;李翔宇;李福昆;李清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3/56 | 分类号: | G01R33/56;G01N33/68;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王冬杰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ti 血清 因子分析 脑损伤 标志 方法 | ||
1.一种基于DTI和血清因子分析脑损伤标志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内容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步骤2、获取DTI图像,先行常规T1WI、T2WI和T2-FLAIR成像以确定有无明显脑损伤和脑出血,再行DTI扫描;
步骤3、首先,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使其信号增强,然后采用低通滤波去掉图中噪声,再采用高通滤波法,增强边缘信号,最后进行高斯平滑处理,预处理完成后,采用Mask R-CNN进行图像分割,并对图像进行标准化,然后利用软件DTI Studio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头动和涡流校正,计算FA值和ADC值;
步骤4、定义符号函数,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参数和磁共振扩散成像所得的FA值、ADC值,令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值和FA值、ADC值作为自变量x,f(x)为各自变量对应的结果,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处理:
定义函数:
其中,i是得到(xi,f(xi))的对数,再令:
f(x)=ax+b (2)
其中,a、b是两个待定参数,a代表斜率,b代表截距,定义标签:f(x)值为1时为异常,f(x)值为-1时为正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TI和血清因子分析脑损伤标志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获取DTI图像的具体过程为:
S1、矢状位高分辨力三维T1WI:设定重复时间TR为2000ms、回波时间TE为2.26ms、反转时间TI为900ms,翻转角FA为8°,扫描视野FOV为256mm×256m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NEX为2次,扫描层厚1mm、层间距1mm,扫描时间280s,共176层,扫描范围覆盖全脑;
S2、横断面T2WI:重复时间2441ms、回波时间80ms,翻转角70°,扫描视野230mm×230mm,矩阵384×384,激励次数1次,扫描层厚5mm、层间距1mm,扫描时间144s,共扫描22层,扫描范围覆盖全脑;
S3、横断面T2-FLAIR成像:重复时间为4000ms、回波时间为107ms,翻转角70°,扫描视野230mm×182mm,矩阵288×210,激励次数1次,扫描层厚5mm、层间距1.50mm,扫描时间189s,共25层,扫描范围覆盖全脑;
S4、横断面DTI序列:采用回波平面成像,重复时间为7700ms、回波时间为89ms,扫描视野为256mm×256mm,矩阵为128×128,激励次数为2次,扫描层厚为3mm、层间距为零,扫描时间为548s,共扫描128层,于64个方向上施加扩散梯度,即b=1000s/mm2,而其中1组图像不施加扩散梯度,即b=0s/m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DTI和血清因子分析脑损伤标志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四个因素值以及在胼胝体压部、内囊、额叶、白质、丘脑的FA值、ADC值,一共可以得到24对(xi,f(xi))值,根据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出函数表达式:
f(x)=0.00925x-0.09498 (3)
由式(3)知,当获得一组x值时,会有对应的一组f(x)值;当时,函数sgn会输出值1,当时,函数sgn会输出值-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56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