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团簇状四硫化钒纳米短棒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75596.3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何学侠;齐海梅;马欧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H01M4/58;H01M10/0525;H01M10/05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团簇状四 硫化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团簇状四硫化钒纳米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将偏钒酸铵和硫代乙酰胺加入去离子水和乙醇体积比为1:2~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形成分散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2)将前驱体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密闭条件下140~180 ℃ 下反应8~24 h,反应完后将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干燥,得到直径为20~40 nm、长度为100~300 nm的团簇状四硫化钒纳米短棒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团簇状四硫化钒纳米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得前驱体溶液中偏钒酸铵的浓度为8~16 g/L、硫代乙酰胺的浓度为25~50 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团簇状四硫化钒纳米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前驱体溶液中偏钒酸铵的浓度为10~15 g/L、硫代乙酰胺的浓度为30~40 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团簇状四硫化钒纳米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去离子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团簇状四硫化钒纳米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前驱体溶液按50%~70%的填充比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团簇状四硫化钒纳米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密闭条件下150~170 ℃ 反应10~15 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团簇状四硫化钒纳米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80 ℃ ,干燥时间为10~15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55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