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智能优化健身设备及其健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5420.8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7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05 | 分类号: | A63B21/005;A63B24/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梁锦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智能 优化 健身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优化健身设备,包括:健身器械、智能工业平板电脑、直线电机磁感负重模组及具有视觉组件的传感器组件;健身器械包括机架及训练操作平台、滑轮组及操作杆,滑轮组上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连接操作杆及直线电机磁感负重模组的直线电机,智能工业平板电脑包括SOC单片系统、触摸屏显示器、负重模组控制器通讯端口、传感器组件接口,传感器组件接口连接传感器模组的视觉组件;直线电机磁感负重模组包括具有阻力线圈的直线电机及连接直线电机的直线电机控制器,直线电机控制器通过负重模组控制器通讯端口连接SOC单片系统本发明可实现智能调节负重,并基于用户的健身姿势和体态数据,提供类似私教的个性化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健身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磁动重力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各种力量训练健身器材大多采用重力阻尼,配重块通常100kg起步,最小调节量5kg,其较大的重量和繁琐的调节方法限制了在家用市场的推广。
健身器材也有采用旋转电机提供反作用力的阻力方案,但由于是被动式的调节阻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即阻力)也越大,阻力并非恒定,具有变化的力曲线,这使健身效果大打折扣。
再者,各种力量训练健身器材多为单功能设备或者功能很少,无法实现全身的综合训练,也容易让用户感到乏味;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训练效果最大化至关重要,同时多样性和交叉训练对于维持兴趣也非常重要。
其次,所有具有反馈的健身器材,都是采集力反馈数据提供健身指导,无法智能识别用户的训练姿势和体态,指导效果有限。
另外,传统健身设备体积大、重量重,不利于运输和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便、易于调节负重模组且可基于训练者的健身数据提供个性化指导的多功能智能优化健身设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智能优化健身设备,包括:健身器械、智能工业平板电脑、直线电机磁感负重模组及具有视觉组件的传感器组件;所述健身器械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训练操作平台、滑轮组及操作杆,滑轮组上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连接操作杆及直线电机磁感负重模组的直线电机,所述智能工业平板电脑、直线电机磁感负重模组及传感器组件分别设置在机架上;智能工业平板电脑包括SOC单片系统及连接SOC单片系统的触摸屏显示器、负重模组控制器通讯端口、传感器组件接口,负重模组控制器通讯端口连接直线电机磁感负重模组,传感器组件接口连接传感器模组的视觉组件;直线电机磁感负重模组包括具有阻力线圈的直线电机及连接直线电机的直线电机控制器,直线电机控制器通过负重模组控制器通讯端口连接SOC单片系统。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多功能智能优化健身设备采用直线电机磁感负重模组来替代传统的笨重配重块,运用电磁感应原理,提供训练用的负重,结构更加轻便,也易于调节。本发明采用智能工业平板电脑及具有视觉组件的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的视觉组件采集训练者运动图像信息,通过传感器组件接口发送给智能工业平板电脑中的SOC单片系统进行处理,SOC单片系统解析出训练者图像信息,检测、判断分析操作杆的位置、训练者的训练姿态、动作及运动轨迹,并通过触摸屏显示器为训练者提供最佳训练指导并降低训练者受伤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滑轮组具有两组,两组滑轮组呈对称设置在训练操作平台的两侧,每一组滑轮组上装配有所述钢丝绳及一用以检测对应滑轮组上的钢丝绳的移动长度编码器,钢丝绳直接或间接连接操作杆。
进一步,所述智能工业平板电脑还包括连接所述SOC单片系统的WIFI模块、RJ45网络端口、音频放大组件、扬声器、蓝牙模块及MIC组件。
进一步,所述智能工业平板电脑还包括存储器及USB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5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