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73541.9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9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冯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H05K5/02;H05K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李新干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后壳与第二后壳;连接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后壳与所述第二后壳转动连接;四个滑块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后壳与第二后壳的内部;支撑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后壳的内部且与相应的所述滑块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后壳的内部且与相应的所述滑块构件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板;以及前框,与所述第一后壳与第二后壳连接,当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柔性显示屏的一个非弯折区相对显示装置的外壳呈现一定的倾斜角,使弯折后“多出来的”柔性显示屏可容纳在装置内部,而另一个非弯折区相对显示装置的外壳保持平行,以提供较大的空间容纳体积较大的系统板和电池等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屏技术的发展,可折叠式或可卷曲式显示设备已成为未来显示器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由于柔性显示屏存在轻薄、不易碎、可弯曲以及可折叠、可佩戴等优点,可以用于可弯折、可变形的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机、车载显示器等智能显示终端。
在可折叠显示装置可折叠显示装置中,折叠方式分为内折叠与外折叠,然而在内折叠显示设备中,设备弯折后内表面尺寸减小导致与柔性显示屏的尺寸不匹配,因此需通过设置一个特殊的结构容纳折叠后形成的“多余”柔性显示屏,但因该特殊结构的设置可能会占用过多空间以至于整机系统板、电池等元器件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
后壳,包括第一后壳与第二后壳;
连接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后壳与所述第二后壳连接,使所述第一后壳与所述第二后壳由所述连接构件相连,且所述第一后壳与所述第二后壳分别以所述连接构件为轴转动;
四个滑块构件,其中两者彼此相对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后壳的内部,另两者彼此相对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后壳的内部;
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后壳的内部且与相应的所述滑块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后壳的内部且与相应的所述滑块构件固定连接;
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非弯折区、弯折区以及第二非弯折区,所述第一非弯折区以及第二非弯折区分别贴附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以及
前框,所述前框包括与所述第一后壳的侧边相连的第一前框,以及与所述第二后壳的侧边相连的第二前框,其中所述第一前框及所述第二前框围成一个开口,
当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后壳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后壳平行,
当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后壳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较所述第二后壳呈倾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齿轮轴部与第二齿轮轴部,所述第一后壳上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二后壳上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轴部穿设于所述第一齿轮部中,所述第二齿轮轴部穿设于所述第二齿轮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后壳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的支撑高度与所述滑块构件的支撑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轴部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齿轮轴部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在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所述长方形的长边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台的支撑高度与所述滑块构件的支撑高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温间室的模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状工件自行进式截断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