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底盘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73521.1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蒋森;全海中;刘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赛思精密压铸(扬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B22C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姜艳华 |
| 地址: | 225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的加工方法。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铸件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对汽车底盘合金原料的改进。提供了一种延展性好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的汽车底盘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制备步骤,铸件制造步骤,铸件检验步骤,所述原料制备步骤中的助剂为Si、Cu、Mg、Mn、Fe、Zn、Ni、Sn、Pb、Ti、Cr、Cd、Ca、P、Sr中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在现有铝合金中增加Cr元素,同时调整Cr元素和Mg元素的配比,使得合金锭在保持原有耐腐蚀及强度性能的前提下具备更好的延展性能,使得铸造汽车底盘时加工更加容易,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铸件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对汽车底盘合金原料的改进。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是用于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的一种部件,底盘由于长期暴露在外,导致容易出现拖底、异物撞击以及酸性材料腐蚀的现象,因此对汽车底盘的铸件具有强度及抗腐蚀需求。
现有的底盘一般采用铝合金铸造,具有质轻、耐腐蚀且强度高的优点,但是在实际铸造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铝合金铸件由于其刚度大延展性不好,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展性好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的汽车底盘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底盘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制备步骤,所述原料制备步骤将熔融态的铝块添加少量助剂形成合金锭;
铸件制造步骤,所述铸件制造步骤将所述合金锭熔融后注入模具,形成铸件粗坯,将所述粗坯进行人工打磨后送入抛丸机进行精加工,形成铸件成品;
铸件检验步骤,将所述铸件成品抽样进行强度检验,完毕。
所述原料制备步骤中的助剂为Si、Cu、Mg、Mn、Fe、Zn、Ni、Sn、Pb、 Ti、Cr、Cd、Ca、P、Sr中一种或几种。
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助剂中各元素含量为8.0%≤Si≤11.0%,2.0%≤Cu ≤4.0%,0.15%≤Mg≤0.55%,0<Mn<0.55%,0.6%≤Fe≤1.1%,0<Zn<0.2%, 0<Ni<0.55%,0<Sn<0.2%,0<Pb<0.15%,0<Ti<0.35%,0<Cr<0.15%, 0<Cd<0.05%,0<Ca<0.05%,0<P<0.05%,0<Sr<0.05%。
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Mg含量为0.53884%,所述Sr的含量为 0.00463%。
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Mg含量为0.40885%,所述Sr的含量为 0.02040%。
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Mg含量为0.23164%,所述Sr的含量为0. 00004%。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现有铝合金中增加Cr元素,同时调整Cr元素和Mg元素的配比,使得合金锭在保持原有耐腐蚀及强度性能的前提下具备更好的延展性能,使得铸造汽车底盘时加工更加容易,效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一种汽车底盘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制备步骤,所述原料制备步骤将熔融态的铝块添加少量助剂形成合金锭;铸件制造步骤,所述铸件制造步骤将所述合金锭熔融后注入模具,形成铸件粗坯,将所述粗坯进行人工打磨后送入抛丸机进行精加工,形成铸件成品;铸件检验步骤,将所述铸件成品抽样进行强度检验,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赛思精密压铸(扬州)有限公司,未经胜赛思精密压铸(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低纹波的负电压产生电路
- 下一篇:一种泥石流疏导系统及其疏导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