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增氮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73187.X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8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创煌;肖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7/06;C21C7/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 地址: | 332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钢筋 方法 | ||
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增氮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将钢水脱氧工艺的时间提前至转炉出钢过程的五分之一阶段,并通过控制钢包底吹氮气流量来稳定钢水增氮量。本发明将钢水的脱氧时间前移,提高了热轧带肋钢筋钢水脱氧强度,提高钢水吸氮的能力;解决了生产时钢水中氮含量不稳定,造成使用钒铁进行微合金化后热轧带肋钢筋性能的波动的问题,大大增加了热轧带肋钢筋性能的稳定性,并降低热轧带肋钢筋生产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增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带肋钢筋中氮能够与钒结合,通过钒、氮微合金化,促进钢中碳、钒、氮化物的析出,起到沉淀强化和细化晶粒的作用。 目前,热轧带肋钢筋不允许通过强穿水,提高钢筋强度,因此加入钒氮合金提高钢材强度成为一种主要的方法之一。钢水中氮含量主要通过加入钒氮合金进行控制,钒氮合金中钒与氮收得率稳定,能够减少钢材的性能波动。生产过程中钒氮合金研发难度大,价格较钒铁高一倍左右,使用钒氮合金进行钢水的微合金化成本较高,制约了钒氮合金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增氮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增氮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将钢水脱氧工艺的时间提前至转炉出钢过程的五分之一阶段,并通过控制钢包底吹氮气流量来稳定钢水增氮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转炉出钢脱氧前移,转炉出钢至五分之一开始加入碳化硅、硅铁进行脱氧,出钢至五分之二前碳化硅、硅铁加入完毕,完成脱氧工序;
(2)控制氮气在转炉出钢过程中进行钢水底吹搅拌气体;
(3)转炉出钢结束后,控制氮气在钢包中进行底吹氮气均匀成分、温度。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控制氮气在转炉出钢过程中,脱氧完成前吹氮气2分钟,脱氧完成后至挡渣前吹氮气2分钟。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3)中控制氮气在转炉出钢结束后,在钢包内底吹氮气均有成分、温度为3分钟。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将钢水脱氧时间前移,提高热轧带肋钢筋钢水脱氧强度,提高钢水吸氮的能力;
(2)在钢水中吹入氮气,通过吹入的氮气与钢水中钒结合进行热轧带肋钢筋微合金化,降低热轧带肋钢筋成本,并稳定热轧带肋钢筋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增氮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将钢水脱氧工艺的时间提前至转炉出钢过程的五分之一阶段,并通过控制钢包底吹氮气流量来稳定钢水增氮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转炉出钢脱氧前移,转炉出钢至五分之一开始加入碳化硅、硅铁进行脱氧,出钢至五分之二前碳化硅、硅铁加入完毕,完成脱氧工序;
(2)控制氮气在转炉出钢过程中进行钢水底吹搅拌气体;
(3)转炉出钢结束后,控制氮气在钢包中进行底吹氮气均匀成分、温度。
所述步骤(2)中控制氮气在转炉出钢过程中,脱氧完成前吹氮气2分钟,脱氧完成后至挡渣前吹氮气2分钟。
所述步骤(3)中控制氮气在转炉出钢结束后,在钢包内底吹氮气均有成分、温度为3分钟。
本发明实施以130吨钢水量为例,具体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未经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1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