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外壁兼支撑内腔的铝合金用管材加工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1909.8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6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火萌互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外壁 支撑 铝合金 管材 加工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固定外壁兼支撑内腔的铝合金用管材加工辅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盘;齿轮转动使第四转盘和第二转盘转行间歇性往复转动,后续的固定和支撑操作提供动力源,第四转盘转动使两个卡板转动靠近再远离外壳的放置口,自动对管材进行按压固定,对管材具有更佳的固定效果,有效避免管材震动或移动,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第二转盘转动使三个撑块相互远离再靠近,自动对管槽的内壁进行三方位支撑,增强管材的承受能力,削弱管材加工时受到的冲击作用,有效避免管材内壁凹陷甚至局部变形的情况发生,使管材加工质量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定外壁兼支撑内腔的铝合金用管材加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铝是强度低、塑性好的金属,除应用部分纯铝外,为了提高强度或综合性能,配成合金。铝合金是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铝合金除具有铝的一般特性外,由于添加合金化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又具有一些合金的具体特性,被被广泛运用于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等领域。
为满足实际需要,通常需要将铝合金加工成各种形状,其中管状铝合金最为常见,管状铝合金在使用,通常需要进行切割、打孔等操作,为了避免管材发生移动,影响管材的加工质量,通常由人工手动对管材进行按压,但由于管材受到加工器具的作用会发生剧烈的震动作用,无法有效对其进行固定,使管材发生偏移,不利于加工的顺利进行,并且目前的管材固定装置功能单一,无法对管材的内壁进行支撑,由于自身的支撑力不足以抵挡加工器具的冲击力,使管材出现或局部变形的情况,管材的质量受损,得到的管材无法正常使用,造成管材浪费,增大加工成本。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外壁兼支撑内腔的铝合金用管材加工辅助装置,具备固定管材的内壁、对管材的内壁进行支撑和加工质量更佳的优点,解决了不易固定、无法对管材的内壁进行支撑和加工质量不佳的问题,自动对管材进行按压固定,解放双手,操作便捷,对管材具有更佳的固定效果,有效避免管材震动或移动,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并且完成加工后,解除对管材的固定操作,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自动对管槽的内壁进行三方位支撑,增强管材的承受能力,削弱管材加工时受到的冲击作用,有效避免管材内壁凹陷甚至局部变形的情况发生,使管材加工质量更佳。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固定管材的内壁、对管材的内壁进行支撑和加工质量更佳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固定外壁兼支撑内腔的铝合金用管材加工辅助装置包括外壳、固定盘、第一转盘、齿杆、撑块、转柱、第二转盘、外杆组、齿轮、转板、第三转盘、第四转盘、卡板
其中:
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一种固定外壁兼支撑内腔的铝合金用管材加工辅助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表面开设有放置口,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由上盘和下盘构成,下盘的内部开设有三个尺寸相同的槽道,上盘的表面开设有人字状通槽,上盘靠近下盘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齿形轮,固定盘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杆,第一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远离第一转盘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旋盘,旋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柱,固定盘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杆,齿杆有三个并且尺寸相同,齿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上侧齿杆的内部开设有螺纹状通孔,其尺寸与第一转盘外侧螺杆的尺寸相适配,齿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撑块,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柱,转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尺寸相同的固定板,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尺寸相同的凹口,转柱的表面开设有X状弧槽,转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杆组,外杆组由推杆和T型杆构成,T型杆的横杆呈现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火萌互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火萌互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1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