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医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1901.1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祝览铭;封亚萍;舒秀丽;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郭乐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医疗 废水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及方法,包括一级废水处理系统或二级废水处理系统,系统中设置用于放置待消毒废水的沉淀池和进行废水消毒处理的消毒池,沉淀池与消毒池之间设置废水处理回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正渗透装置和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连接废水回用池。本发明通过相互连接的正渗透装置和反渗透装置,对沉淀池出水进行正渗透和反渗透处理,将正渗透装置的医疗废水槽内废水进行浓缩,可减少消毒水量至原有的25%左右,大幅度降低消毒费用;并且减少化学清洗频率及清洗废水排放量,正渗透及反渗透技术分离工艺成熟、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在医疗废水处理回用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医疗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医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多,医疗废水主要来源于诊疗室、手术室、化验室等,其成分也相对较为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化学污染物以及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传染性强、可诱发疾病等特点。国家环境保护局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7月发布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对医疗废水的排放进行全面控制。
目前医疗废水处理通常包括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一般情况下,一级处理的典型工艺为一级沉淀加消毒处理(如图1所示),出水排入市政下水道,随后由污水处理厂统一进行处理;二级处理则通常采用活性污泥进一步处理,包括格栅井、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及沉淀池等(如图2所示),可对废水中的生物性污染、理化性污染及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全面处理,适用于医院污水排入地面水域的情况。
鉴于二次处理在达标排放前,必须进行物理或化学消毒处理,物理消毒如紫外线消毒,虽然操作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但其能量较低且不具备持续性,无法有效杀灭细菌,应用范围受限;化学消毒主要利用化学试剂的氧化性杀灭细菌,如二氧化氯具有高效杀菌能力的同时,也不会产生致癌物质,已经成为主流的医疗废水处理方法,但是化学消毒的费用较高。
发明创造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新型医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以有效减少需要进行化学消毒所处理的水量,从而降低医疗废水处理费用;并且通过对沉淀池出水进行正渗透和反渗透处理,可直接用于绿化和马桶用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医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一级废水处理系统或二级废水处理系统,系统中设置用于放置待消毒废水的沉淀池和进行废水消毒处理的消毒池,所述沉淀池与消毒池之间设置废水处理回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正渗透装置和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连接废水回用池。
进一步的,所述正渗透装置内固设正渗透膜,正渗透膜将正渗透装置分隔成医疗废水槽、汲取液槽;所述反渗透装置内固设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将反渗透装置分隔成进料液槽、产水槽;所述沉淀池通过进水管路连接医疗废水槽顶部,所述消毒池通过回水管路连接医疗废水槽底部,所述产水槽通过出水管路连接废水回用池。
进一步的,所述汲取液槽顶部通过第一循环管与进料液槽顶部连通;所述汲取液槽底部通过第二循环管与进料液槽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置高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增压泵和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用于去除液体中的颗粒物。
进一步的,所述汲取液槽、进料液槽内存放质量分数为0.1%-1.0%的氯化钠水溶液。
进一步的,将所述沉淀池出水中的75%水分子提取至正渗透装置的汲取液中,医疗废水中的细菌或有毒有害物质被截留在正渗透膜表面,并随着剩余的25 %废水进入至消毒池。
一种新型医疗废水处理回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沉淀池出水中的部分水分子通过正渗透技术提取至正渗透装置的汲取液中,医疗废水中的细菌或有毒有害物质被截留在正渗透膜表面,并随着剩余的部分水分子进入至消毒池进行后续消毒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1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体加工夹具机构
- 下一篇:高精度机器人三坐标电子检具快速测量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