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翻动式废气高效吸附的脱硝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0964.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5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佳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12;B01D46/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姗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动 废气 高效 吸附 脱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翻动式废气高效吸附的脱硝脱硫塔,属于废气处理领域,一种自翻动式废气高效吸附的脱硝脱硫塔,通过间隔起伏滤膜的设置,通过控制废气的通入速度的改变,进而有效改变起伏膜的凸起弧度,使其上表面的固态吸附剂的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达到自翻动的效果同时配合反向凹膜的作用,有效避免固态吸附剂在起伏膜凸起作用下导致的局部分布不均的情况发生,使固态吸附剂能够更加全面充分的与废气接触,起到更好的吸附效果,在对固态吸附剂的自翻动作用下,相较于现有技术,使得固态吸附剂的平铺厚度可以较厚,进而显著降低对于固态吸附剂进行更换的频率,降低其对废气处理吸附效率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翻动式废气高效吸附的脱硝脱硫塔。
背景技术
脱硫脱硝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脱硫:泛指燃烧前脱去燃料中的硫分以及烟道气排放前的去硫过程。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脱硫方法一般有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硫等三种。不少烟气脱硫工艺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对各类锅炉和焚烧炉尾气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脱硝:为防止锅炉内煤燃烧后产生过多的NOx污染环境,应对煤进行脱硝处理。分为燃烧前脱硝、燃烧过程脱硝、燃烧后脱硝。根据水泥窑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水泥窑降氮减排的技术措施有两大类:一类是从源头上治理。另一类是从末端治理。
脱硝脱硫塔在通过固态的吸附剂对废气中的含硫以及含硝等杂质进行吸附时,通常是将吸附剂平铺在废气经过的通道上,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吸附剂的对于杂质的吸附使用率,通常吸附剂平铺厚度较薄,但是由于一般工业废气需要处理的量较大,导致较薄的吸附剂对于杂质的吸附就达到饱和状态,导致需要进行吸附剂更换或者脱附处理,导致废气整体的脱硝脱硫效率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翻动式废气高效吸附的脱硝脱硫塔,它通过间隔起伏滤膜的设置,通过控制废气的通入速度的改变,进而有效改变起伏膜的凸起弧度,使其上表面的固态吸附剂的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达到自翻动的效果同时配合反向凹膜的作用,有效避免固态吸附剂在起伏膜凸起作用下导致的局部分布不均的情况发生,使固态吸附剂能够更加全面充分的与废气接触,起到更好的吸附效果,在对固态吸附剂的自翻动作用下,相较于现有技术,使得固态吸附剂的平铺厚度可以较厚,进而显著降低对于固态吸附剂进行更换的频率,降低其对废气处理吸附效率的影响。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翻动式废气高效吸附的脱硝脱硫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与塔体相通,所述塔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滤气层板,所述滤气层板上方放置有固态吸附剂,多个所述滤气层板下方均设有风动换位机构,所述风动换位机构包括与塔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支撑网格板,所述支撑网格板上方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风动球,所述滤气层板包括与塔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滤气底板以及连接在滤气底板上方的间隔起伏滤膜,所述间隔起伏滤膜包括起伏膜以及多个镶嵌在起伏膜内的静态膜,通过间隔起伏滤膜的设置,通过控制废气的通入速度的改变,进而有效改变起伏膜的凸起弧度,使其上表面的固态吸附剂的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达到自翻动的效果同时配合反向凹膜的作用,有效避免固态吸附剂在起伏膜凸起作用下导致的局部分布不均的情况发生,使固态吸附剂能够更加全面充分的与废气接触,起到更好的吸附效果,在对固态吸附剂的自翻动作用下,相较于现有技术,使得固态吸附剂的平铺厚度可以较厚,进而显著降低对于固态吸附剂进行更换的频率,降低其对废气处理吸附效率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佳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佳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0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