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载重监控系统及方法、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70485.3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5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熊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物软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G01G23/00;G01G23/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校丽丽 |
| 地址: | 637100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载重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载重监控系统及方法、车辆,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能够解决驾驶员无法方便、及时的了解到车辆超载或货物损耗严重等情况的问题。所述系统包括:载重测量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当前载重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车辆的当前载重信息与系统中存储的车辆的载重规格信息或车辆承运的货物重量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比对结果对车辆进行预警。本发明用于车辆载重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载重监控系统及方法、车辆,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对交通安全、运输市场都造成了极大危害,诱发了大量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严重损坏了公路基础设施,给国家造成了巨额损失。目前车辆载重量的检测往往要靠固定在检测站附近的地磅来实现,这既对正常交通带来了较大问题,也给司机或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另外,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出现货物遗落也是一大交通隐患,特别是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如有出现物品脱落对其他行驶的车辆来说是极不安全的,也会对运货司机造成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载重监控系统及方法、车辆,能够解决驾驶员无法方便、及时的了解到车辆超载或货物损耗严重等情况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载重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载重测量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信息与系统中存储的所述车辆的载重规格信息或所述车辆承运的货物重量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对所述车辆进行预警。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信息与系统中存储的所述车辆的载重规格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所述预警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当前载重信息显示的当前载重超出所述车辆的载重规格时,发出超载警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车辆承运的货物重量与所述当前载重信息对应的载重的差值;所述预警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发出损耗警示信息;和/或,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上一时刻的载重信息对应的载重与当前时刻的载重信息对应的载重的差值;所述预警模块具体用于:当连续多个所述差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发出损耗警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所述车辆承运的货物重量的3%~5%。
可选的,所述载重测量模块为设置在所述车辆底部的称重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载重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载重测量模块发送的车辆的当前载重信息;将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信息与系统中存储的所述车辆的载重规格信息或所述车辆承运的货物重量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对所述车辆进行预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对所述车辆进行预警具体为:当所述当前载重信息显示的当前载重超出所述车辆的载重规格时,发出超载警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信息与系统中存储的所述车辆的载重规格信息或所述车辆承运的货物重量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具体为:获取所述车辆承运的货物重量与所述当前载重信息对应的载重的差值;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对所述车辆进行预警具体为:当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发出损耗警示信息;和/或,所述将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信息与系统中存储的所述车辆的载重规格信息或所述车辆承运的货物重量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具体为: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上一时刻的载重信息对应的载重与当前时刻的载重信息对应的载重的差值;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对所述车辆进行预警具体为:当连续多个所述差值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发出损耗警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所述车辆承运的货物重量的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物软网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物软网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0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