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出结果的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0223.7 | 申请日: | 202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8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谧;王硕硕;强茂;赵洪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5/00;G01N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结果 细胞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出结果的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通过本发明设置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对于在对细胞测试样品进行离心沉淀工作时,对于离心管中的细胞样品进行离心沉淀,并且在进行离心沉淀工作过程中可以随时观察细胞样品的沉淀情况,进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其沉淀情况是否满足要求来进行继续沉淀工作还是停止沉淀工作,进而能够及时将沉淀细胞液取出,加快细胞测试进度,通过设置的支撑杆、活动杆的活动连接,并且通过设置的位置固定结构对于离心管的位置能够进行很好的限位和固定,保证离心沉淀工作的快速进行,保证其不会产生沉淀偏差,提高细胞沉淀工作效率,进而加快细胞沉淀工作进度,加快测试结果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细胞凋亡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出结果的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细胞发生凋亡时,由于胞浆和染色质浓缩、核碎裂,产生凋亡小体,使细胞的光散射性质发生变化;在细胞凋亡的早期,细胞对前向角光散射的能力显着降低,对侧向光散射的能力增加或没有变化;在细胞凋亡的晚期,前向和侧向光散射的信号均降低,因此可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光散射的变化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对于比色法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比色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的,一般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选择适当的显色试剂与待测组分反应,形成有色化合物,然后再比较或测量有色化合物的颜色深度;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常用的比色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两种方法都是以朗伯-比尔定律(A=εbc)为基础;常用的目视比色法是标准系列法,即用不同量的待测物标准溶液在完全相同的一组比色管中,先按分析步骤显色,配成颜色逐渐递变的标准色阶;试样溶液也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标准色阶作比较,目视找出色泽最相近的那一份标准,由其中所含标准溶液的量,计算确定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对于对于贴壁细胞:小心收集细胞培养液到一离心管内备用;用胰酶消化细胞,至细胞可以被轻轻用移液管或枪头吹打下来时,加入前面收集的细胞培养液,吹打下所有的贴壁细胞,并轻轻吹散细胞;再次收集到离心管内。1000g左右,离心沉淀细胞,在沉淀过程中有的通过工作人员手动离心,这样便于观察,但是工作效率太慢,影响检测结果的检测效率,再者将离心管放置放置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在这过程中,不能随时观察离心管中的沉淀情况,进而当离心满足要求时不能及时进行取出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检测,进而造成工作时长的浪费,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测试效率,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出结果的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出结果的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出结果的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盒主体、放置盒和位置固定结构;
所述试剂盒主体的边侧位置设置有放置盒,放置盒中设置有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中转动连接设置有转动球体、转动球体另一侧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二转动槽,第二转动槽设置在转轴的一端;
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连接设置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设置在传动轴的一端,并且第一齿轮设置在支撑柱一端的侧壁,支撑柱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柱,另一端设置有限位盘,并且在支撑柱端面对称设置有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中活动连接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中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支撑杆中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并且活动杆中等距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第一挤压弹簧、第一挤压弹簧另一端连接设置有卡块,卡块活动连接设置在凹槽中,并且卡块对称设置有第一斜坡,支撑杆中插接设置有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并且第一挤压块在与第二挤压块同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
所述活动杆另一端设置有位置固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0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