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与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69588.8 | 申请日: | 2020-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9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常辉;戴国庆;郭艳华;董月成;淡振华;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B22D11/126;B22D11/128;B22D11/11;B22D11/041;C22C14/00;C22C1/03;B21B1/16;B21B1/4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培松 |
| 地址: | 2118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高效率 通量 连铸连轧 系统 工艺 | ||
1.一种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熔炼室、分流室、分流机构、多通道结晶机构、下拉机构、接料机构、输送带以及轧制机构,其中:
所述进料机构,被设置用于向熔炼室内输送原料;
所述熔炼室,其内部底部支撑有水冷铜炉床,位于进料机构出口下方,接收输送的原料并堆积,所述水冷铜炉床的上方设置有等离子枪,用于对原料进行加热熔炼形成金属液体;
所述分流室与所述熔炼室连通,所述分流室内设置所述的分流机构,所述水冷铜炉床内形成的金属液体导入分流室并通过分流机构的多个分流口分流至多通道结晶机构内;
所述多通道结晶机构设置在分流机构的正下方,并具有与分流口一一对应的结晶器;
所述下拉机构设置在结晶器的内部下方,通过电机驱动可在竖向移动以下拉或者支撑钛合金坯棒;
所述接料机构设置在多通道结晶机构下方,并具有与结晶器一一对应的接料管,所述下拉机构将从结晶器内拉下的钛合金坯棒到达预定长度进行切断后、保持到对应的接料管内,并通过翻转后打开接料管,将钛合金坯棒滑动至输送带上;
所述输送带,被设置用于将钛合金坯棒输送至轧制机构中,进行连续轧制成型;
其中,所述的结晶器为水冷铜结晶器,结晶器之间等间隔地竖向排列,并且在每个结晶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热障材料涂层;
所述接料机构为翻转式接料机构,包括支撑在接料室内的翻转杆以及驱动所述翻转杆进行上下翻转的电机,所述多个接料管为开口式接料管,并且等间隔地设置在翻转杆上,通过电机的驱动使得所述接料管同步在接料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在到达放料位置后打开所述接料管并倾斜一定角度,使得钛合金坯棒滑入输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结晶器的分布成一字排列,相互之间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结晶器的分布成三角形排列,相互之间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结晶器中,每个结晶器表面的热障材料涂层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的内径为5-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为高温合金钢输送带,并且下部设置有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室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等离子枪和用于检测分流室内金属液体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等离子枪被设置用于对所述分流室内的金属液体进行补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结晶机构还设置有围绕所述多个结晶器的水冷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连铸连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机构包括轧制室以及设置在轧制室内的轧辊,用于对钛合金坯棒进行多道次轧制,其中在进入轧制室前,还通过加热炉进行补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95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地机器人
- 下一篇:钛合金棒材高效率高通量结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