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嫁接培育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69375.5 | 申请日: | 2020-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7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彬;李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运彬 |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22/60;A01N43/64;A01N57/16;A01N25/02;A01N65/18;A01N43/653;A01N43/16;A01N33/04;A01P1/00;A01P3/00;A01P7/00;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 | 周栋 |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嫁接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嫁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采挖并选取的砧木根部端浸泡于用于植物裸根栽培的浸泡剂中,浸泡至砧木顶端有湿润感;(2)取出浸泡后的砧木并在砧木端口涂布用于植物伤口创面的愈合剂,栽植至土壤,作为母桩;(3)在选取的幼嫩芽条上切取芽片,去掉芽片内侧的木质部,保留芽片内侧的形成层,制备成接穗芽,将接穗芽浸泡于接穗芽浸泡剂中,备用;(4)在砧木上切出芽接接口,保留芽接接口处砧木上的形成层,将浸泡后的接穗芽清洗后插入芽接接口,使接穗芽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贴合,再用薄膜捆绑紧固,完成嫁接。采用方法对植物进行嫁接培育,能显著提高出芽率、成活率且没有黑芽,新芽的长势强壮且有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苗木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嫁接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嫁接,也就是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生殖的一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到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嫁接方式普遍用于植物培育中,但是目前的植物嫁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粗狂性,尤其在细节的控制上,当嫁接技术应用于景观植物时,由于容易出现芽接后长出黑芽、砧木端头开裂等现象,直接导致嫁接植物存活率低、存活时间不长、观赏性降低等问题。
月季别名长春花、月月红,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月季花花色优美,五颜六色,甚为艳丽;按月开放,花期较长,在庭园中以片植或栽植花坛、花境,制作花篮花环,盆景等,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是世界重要的观赏花卉,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另外,树状月季,又称月季树、玫瑰树,是由一个直立树干通过园艺手段(扦插、养根、育干、嫁接、修剪、整形等措施)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月季类型。
目前月季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繁殖、嫁接繁殖或离体组织培养繁殖,离体组织培养繁殖需要设施和高的投入,目前生产上以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为主要繁殖方式。扦插繁殖,是指植物的营养器官脱离母体后,再生出根和芽发育成新个体。苗木的繁殖方式对月季切花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扦插繁殖可以把月季的观赏特点保留,并扩大繁殖量,而且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尤其秋季扦插,插条养分充足,不易染病,可提高插条保存率,比翌年春季扦插提前半年生长量。已有研究表明,扦插生根率不仅受到插条和激素的影响,同时扦插的操作和扦插后的管理也尤为重要。而嫁接属无性繁殖范畴,它是将两个植物体部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并像一株植物一样继续生长下去。有些月季品种数量少,花色动人,而自根苗根系较弱,生长极为缓慢。目前常采用的月季嫁接方法分为嵌芽接、T型芽接、大开门芽接和无根砧木嫁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物嫁接培育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植物嫁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采挖并选取的砧木根部端浸泡于用于植物裸根栽培的浸泡剂中,浸泡至砧木顶端有湿润感;
(2)取出浸泡后的砧木并在砧木端口涂布用于植物伤口创面的愈合剂,栽植至土壤,作为接受嫁接的砧木;优选地,所述接受嫁接的砧木是栽植至土壤并生长五个月后长到一米左右长的具有半木质化枝条的砧木;
(3)在选取的幼嫩芽条上切取芽片,去掉芽片内侧的木质部,保留芽片内侧的形成层,制备成接穗芽,将接穗芽浸泡于接穗芽浸泡剂中,备用;
(4)在砧木上撕皮切出比接穗芽略大的芽接接口,保留芽接接口处砧木上的形成层,将浸泡后的接穗芽清洗后插入芽接接口,使接穗芽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贴合,再用薄膜捆绑紧固,完成嫁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运彬,未经李运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9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植保、采摘功能一体的农业协作机器人
- 下一篇:三翼内凹式PDC钻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