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强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9187.2 | 申请日: | 2020-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石盼盼;刘天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盼盼 |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5/02;B08B3/02;B08B13/00;C04B20/02;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混凝土 再生 骨料 表面 改性 强化 方法 | ||
1.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向回水区和储液囊(15)内添加清洁水,且回水区内清洁水液面能够淹没回流管(18)的管口,开启驱动电机;
S2、投料:通过进料口(2)向箱体(1)内投放骨料;
S3、摩擦清理:驱动电机通过转盘(6)带动两块活动板(7)往复相对运动,活动板(7)配合刷板(10)对骨料进行清理,清理后的骨料落至传输带(20)上,杂质与骨料初步分离;
S4、喷气清理:通过多根喷气管(11)传输带(20)上的骨料进行吹气,使得骨料上的杂质与骨料进一步分离;
S5、喷水清理:通过多根喷水管(17)传输带(20)上的骨料进行喷水,将骨料上粘附的灰尘杂质进一步去除,同时保持骨料的湿润,方便骨料后续的使用;
S6、出料:清理结束后的骨料通过通孔(13)传输至箱体(1)外;
以上用于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强化方法还涉及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强化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9),每个所述限位槽(19)内均通过弹簧(3)弹性连接有L形板(4),且每块L形板(4)侧壁均与箱体(1)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箱体(1)上端面开设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的投影位于两块L形板(4)之间,每块所述L形板(4)上端面与箱体(1)内顶壁之间均设有弹性气囊(5),两块所述L形板(4)相对的一侧均连接有刷板(10),每块所述L形板(4)下端均连接有活动板(7),两块所述活动板(7)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凸块(8),所述箱体(1)内壁转动设有转盘(6),且转盘(6)位于两块活动板(7)之间,所述转盘(6)上对称设有与凸块(8)配合的顶块(9),所述箱体(1)上设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6)同轴连接,所述活动板(7)与L形板(4)上共同设有将弹性气囊(5)与外界连通的喷气管(11),每个所述弹性气囊(5)上均连通设有进气管(12);
所述箱体(1)上对称开设有通孔(13),多个所述通孔(13)内共同设有传输带(20),且传输带(20)位于多块活动板(7)下方,所述箱体(1)内壁水平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端面与L形板(4)下端面之间设有储液囊(15),所述储液囊(15)上均匀连通设有多根喷水管(17)和回流管(18),且每根喷水管(17)下端均位于传输带(20)上方、每根回流管(18)下端均位于回水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底壁竖直设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与箱体(1)内壁分别组成沉沙区和回水区,且沉沙区与回水区分别位于活动板(7)和喷水管(17)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表面改性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进气管(12)与回流管(18)内均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每根所述喷气管(11)与喷水管(17)内均分别设有第一单向压力阀和第二单向压力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盼盼,未经石盼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91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