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反循环刮削冲洗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9172.6 | 申请日: | 2020-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耀龙;刘俊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耀龙 |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37/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李晓星 |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反 循环 刮削 冲洗 工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反循环刮削冲洗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正循环冲洗刮削冲洗功能和反循环冲洗功能,构成一种正反循环刮削冲洗工具。本发明的正反循环刮削冲洗工具用于压裂增产作业中,压裂后井筒中存在的压裂砂子需要进行清理,砂子进行清洗时有存在井筒清洗不干净的情况,导致后续工具串下不到井底,进而导致工具串遇阻或者遇卡。在清理井筒中的砂子过程中,正反循环冲洗工具的刮削外壳可以将井筒中的砂子和沾粘在井壁上的异物通过机械刮削和水力冲洗进行清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压裂增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反循环刮削冲洗工具。
背景技术
正反循环刮削冲洗工具用于压裂增产作业中。在井下通过射孔枪在套管上射完孔后,进行加压裂作业,将大量的砂子压入地层进行造缝,此时井筒中存在的压裂砂子需要进行清理,进行后续的压裂或者其他作业。砂子进行清洗时有存在井筒清洗不干净的情况,导致后续工具串下不到井底,进而导致工具串遇阻或者遇卡,造成麻烦,因此需要将井筒中的砂子清理干净。
在清理井筒中的砂子过程中,往往通过打入高压液体进行循环清理,但存在清理不干净的情况井壁上有沾粘的异物通过冲洗不足以清理干净。反循环刮削冲洗工具既可以清理井筒中的砂子,也可以将井壁上面的异物通过刮削的作用清除下来。
正反循环刮削冲洗工具可以在井筒中存在砂子和异物的情况下,及时,快速,有效的进行清理,施工工艺简单,只需要提供一定的压力便能清洗干净,提高了冲洗效率,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需要开发这种新的井筒清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循环刮削冲洗工具,该工具设置在工具串最下端,可通过油管或者连续油管下放,地面开泵打压进行井筒清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正反循环刮削冲洗工具,包括上接头1,上接头1右端连通有筒状的中间上本体3,中间上本体3内滑动连接有滑套6;中间上本体3中部成形有第一台阶28,滑套6内成形有第二台阶29;第一台阶28与第二台阶29间连接有弹性装置;滑套6的第二台阶29处滑动连接有凸字形的球座7,球座7左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挡板26,循环挡板26上成形有若干通孔且与中间上本体3固定连接,球座7右端安装有单向阀结构;球座7侧壁上成形有A孔30,滑套6上第二台阶29的左侧成形有与A孔30连通的侧凹槽31;球座7右侧为在滑套6内滑动连接的循环管22,循环管22左端成形有B孔32,右端与中间下本体20成形有滑动间隙33;循环管22固定连接有与中间上本体3固定连接的管状的中间下本体20;中间下本体20侧壁成形有与滑动间隙33配合的C孔34;中间下本体20轴接有管状的芯轴18,芯轴18外套设固定有螺旋轴14,螺旋轴14外套设有环形管36,环形管36与螺旋轴14间成形有螺旋导流槽37;芯轴18的内腔与螺旋轴14的螺旋导流槽37连通;芯轴18开有与环形腔体35通过E孔39连通;芯轴18中部固定有刮削外壳15,右端固定有引锥17,引锥17上安装有第二喷嘴16。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接头1沿周向布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第一喷嘴2;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9;所述单向阀结构为单向阀或钢球25;所述A孔30为斜孔;侧凹槽31为环形槽;螺旋轴14与芯轴18之间成形有环形腔体35;环形腔体35与芯轴18和螺旋导流槽37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接头1与中间上本体3通过螺纹连接,在中间上本体3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第三顶丝27防止上接头1与中间上本体3连接的螺纹松扣;上接头1上设置有第一O形圈4用于上接头1与中间上本体3之间的密封;滑套6与循环管22之间设置有第三O形圈8,用于与滑套6与循环管22之间密封;所述循环管22通过螺纹与中间下本体20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套6与循环管22之间设置有第三O形圈8,用于与滑套6与循环管22之间密封;滑套6与球座7之间设置有第二O形圈5用于滑套6与球座7之间密封;中间上本体3与中间下本体20通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耀龙,未经孙耀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91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