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9074.2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梁慧敏;张家赫;富嘉城;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50/38 | 分类号: | H01H50/38;H01H50/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密封 电磁 继电器 底板 下置式灭弧 结构 | ||
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属于电磁继电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包括永磁体及触簧组;触簧组垂直设置在电磁继电器的底板上表面;底板上表面一端设有长槽,所述永磁体嵌入长槽内并采用胶接固定,且永磁体上表面与底板上表面平齐,触簧组设置在永磁体上表面,永磁体的永久磁场垂直于触簧组的触点间隙,触簧组的片状端延伸方向相同或相反。本发明使电磁继电器动作时触点间产生的电弧在磁场的作用下被拉长从而迅速熄灭,降低电弧烧蚀对触点表面的损伤,同时有利于电弧热量快速扩散减少持续燃弧产生的热量对电磁系统的影响,提高继电器寿命及抗过负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
背景技术
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讯等领域,起到信号传输、回路切换等关键作用。在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中,触点粘接为最常见的故障形式,由于继电器内部空间较小,灭弧装置设置困难,接触系统在工作中,尤其是大过载频繁通断的状态下会产生剧烈的电弧,易造成触点烧蚀甚至熔焊,导致触点的接触可靠性变差。同时,持续燃弧产生的热流使得接触区域出现较高温度,大量热量会随着电弧喷射扩散到其它部件,使得电磁系统性能下降,继电器吸合与释放性能受到影响,加速继电器的寿命损耗。
公布号为CN109950095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继电器的灭弧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发明申请中的簧片形式必须为片状端延伸方向向外,只有在此种簧片结构下方可实施该发明申请中描述之永磁体灭弧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通过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设计,有效减小燃弧对电磁继电器接触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电磁继电器的带载运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在电磁继电器底板上设置了长槽,将永磁体固定在长槽内,并位于触簧组的下方,永磁体采用磁性强的钕铁硼制作,在装入长槽前经过充磁和稳磁处理,使其产生的永久磁场垂直于触点间隙;该结构设计实现了在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的较小空间内进行有效灭弧,利用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使触点间产生的电弧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被拉长,直至熄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可以实现狭小空间内的磁场灭弧,快速消除簧片动作时产生的电弧,减少电弧对触点表面的烧蚀,同时减少持续燃弧释放的热量,减小继电器动作过程中热量对电磁系统的损伤,提高继电器寿命及抗过负载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包括永磁体及触簧组;所述触簧组垂直设置在电磁继电器的底板上表面;所述底板上表面一端设有长槽,所述永磁体嵌入长槽内并采用胶接固定,且永磁体上表面与底板上表面平齐,触簧组设置在永磁体上表面,永磁体的永久磁场垂直于触簧组的触点间隙,触簧组的片状端延伸方向相同或相反。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可以在不压缩触簧组设计空间的前提下,设置永磁体灭弧结构,在开断过程中能迅速消除动簧片和动合静簧片动作时产生的电弧,减少电弧对触点表面的烧蚀,同时减少电弧放出热量,减小电磁继电器动作过程中热量对电磁系统的损伤,提高了电磁继电器使用寿命及抗过负载能力,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电磁继电器设计的耐力学性能。
本发明中,由于永磁体埋置于底板内部,所有簧片片状端延伸方向向内或向外均对灭弧永磁安装无影响,因而与背景技术中列举的发明专利申请中灭弧永磁放置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底板开槽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底板下置式灭弧结构吹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9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