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箍筋绕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8869.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8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侯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62;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箍筋绕法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箍筋绕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的柱大样图;在所述柱大样图中识别出钢筋线;基于所述钢筋线确定出不同组合方式的拉筋线和箍筋环线,以形成多个箍筋组合;其中,每个箍筋组合表征一种箍筋绕法;计算每个箍筋组合的可信度值,并根据可信度值最大的箍筋组合确定出所述柱大样图的箍筋绕法;本发明可以高效、准确的识别柱大样图中的箍筋绕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识别箍筋绕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图纸翻模是指对设计人员的CAD工程图纸进行三维建模;由于CAD作图的开放性,并没有强有力的图纸规范来约束设计人员的细节设计,仅存在一些约定俗称的规则,但这些规则不足以指导翻模过程的顺利实现。
在翻模过程中需要对柱大样图中的箍筋绕法进行识别,现有的识别方式是利用固化的绕法规则进行识别;但是,固化的绕法规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图纸,此外,由于设计人员较为开放式的作图习惯,固化的绕法规则也不能抓住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以此识别出的箍筋绕法存在准确率较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箍筋绕法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高效、准确的识别柱大样图中的箍筋绕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箍筋绕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的柱大样图;
在所述柱大样图中识别出钢筋线;
基于所述钢筋线确定出不同组合方式的拉筋线和箍筋环线,以形成多个箍筋组合;其中,每个箍筋组合表征一种箍筋绕法;
计算每个箍筋组合的可信度值,并根据可信度值最大的箍筋组合确定出所述柱大样图的箍筋绕法。
可选的,所述钢筋线包括:拉筋起止特征线、纵筋特征线、箍筋起止特征线和箍筋主体线。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钢筋线确定出不同组合方式的拉筋线和箍筋环线,以形成多个箍筋组合,包括:
根据所述拉筋起止特征线在所述箍筋主体线中确定出拉筋主体线;
将每个拉筋起止特征线和对应的拉筋主体线形成拉筋线;
针对一个箍筋起止特征线,根据所述纵筋特征线,在所述箍筋主体线中确定出所有样式的箍筋环;其中,所述箍筋环为围绕多个纵筋线的封闭环;
根据每个箍筋起止特征线的所有样式的箍筋环,形成不同组合方式的箍筋环组合;其中,箍筋环组合包括:每个箍筋起止特征线的一种样式的箍筋环;
将所有拉筋线分别添加到各个箍筋环组合中,形成多个箍筋组合。
可选的,在所述将每个拉筋起止特征线和对应的拉筋主体线形成拉筋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箍筋主体线中识别出多段线,并将识别出的所有多段线形成一个箍筋环组合;
将所有拉筋线添加到所述箍筋环组合中,形成一个箍筋组合。
可选的,基于形成的所有箍筋组合,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一个箍筋组合,从所述箍筋主体线中删除所述箍筋组合所使用的箍筋主体线,得到剩余箍筋主体线;
判断在所述剩余箍筋主体线中是否可以形成箍筋环;
若是,则将形成的箍筋环添加到所述箍筋组合中;若否,则将所述剩余箍筋主体线作为拉筋线添加到所述箍筋组合中。
可选的,所述计算每个箍筋组合的可信度值,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8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聚乙烯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