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触控屏的触点坐标计算方法及红外触控屏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68620.0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3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宫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之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6 | 代理人: | 吕战竹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触控屏 触点 坐标 计算方法 | ||
1.一种红外触控屏的触点坐标计算方法,所述红外触控屏包括一排多个红外发射单元以及与所述一排多个红外发射单元相对设置的一排多个红外接收单元,所述一排多个红外发射单元的连线L1与所述一排多个红外接收单元的连线L2相互平行,以L1作为第一坐标轴,以与L1垂直的轴作为第二坐标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红外触控屏感应到有触点时,获取所有多条遮挡线;
得到分别发出所述多条遮挡线的多个红外发射单元作为目标红外发射单元,以及接收所述多条遮挡线的多个红外接收单元作为目标红外接收单元,并获取所述目标红外发射单元和所述目标红外接收单元的坐标;
分别经过多个所述目标红外发射单元做多条与所述第二坐标轴相交的平行线,经过所述平行线与所述第二坐标轴的交点做与所述第一坐标轴的平行线作为发射单元投影线,将多个所述目标红外接收单元分别沿所述连线L2的方向投影到相应的发射单元投影线上得到多个接收单元投影点;所述交点与所述连线L2位于所述连线L1的两侧;
根据所述多个接收单元投影点得到触点投影线;获取落于同一直线上的接收单元投影点,该直线即为同一触点对应的所述触点投影线;
根据所述触点投影线、所述目标红外发射单元的坐标以及所述目标红外接收单元的坐标计算得到所述触点的坐标;
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二坐标轴上的坐标y由下述公式得到:
y=kh/(k+j),
其中,k=j*EF/E1F1;
j=E’F’/EF;
h为L1与L2之间的距离;
EF为所述目标红外发射单元之间的间距;
E1F1为EF所对应的两个目标红外发射单元所对应的两个所述目标红外接收单元之间的间距;
E’F’为过EF所对应的两个目标红外发射单元所做的平行线与所述第二坐标轴的交点之间的间距;
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一坐标轴上的坐标x由下述公式得到:
x=x’+y*D3/h,
其中,x’为其中一目标红外发射单元在所述第一坐标轴上的坐标;
D3为所述一目标红外发射单元和与其对应的目标红外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坐标轴的方向上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控屏的触点坐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红外发射单元的间距相等均为D1时,获取落于同一直线上的接收单元投影点的方法包括:
按预定顺序遍历每条所述发射单元投影线上的每一个所述接收单元投影点,在所述第一坐标轴的方向上的间距相等均为D2的接收单元投影点即为所述落于同一直线上的接收单元投影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触控屏的触点坐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坐标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坐标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预定顺序为从上至下,对于每一个所述接收单元投影点,判断该点与左下方的点在所述第一坐标轴的方向上的间距是否为D2,若是,则该点与左下方的点为所述落于同一直线上的接收单元投影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触控屏的触点坐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红外发射单元在第一坐标轴上的坐标的绝对值与相应所述交点在所述第二坐标轴上的坐标的绝对值相等,所述根据所述触点投影线、所述目标红外发射单元的坐标以及所述目标红外接收单元的坐标计算得到所述触点的坐标的方法包括:
所述触点在所述第二坐标轴上的坐标y由下述公式得到:
y=kh/(k+1),
其中,k=D1/D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控屏的触点坐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红外发射单元的间距不相等时,获取落于同一直线上的接收单元投影点的方法包括:
按预定顺序遍历每条所述发射单元投影线上的每一个所述接收单元投影点,在所述第一坐标轴的方向上的间距与在所述第二坐标轴的方向上的间距的比值相等的接收单元投影点即为所述落于同一直线上的接收单元投影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5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控屏的触点坐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红外发射单元在第一坐标轴上的坐标的绝对值与相应所述交点在所述第二坐标轴上的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6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园安全智慧联动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控气液交替进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