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装饰用空气净化装饰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68482.6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富贵;李申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E04F13/074;F24F7/013;F24F3/16;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装饰 空气净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用空气净化装饰板,包括:装饰板本体,装饰板本体包括框体以及设置在框体前侧的装饰面板,装饰面板上设置有第一通风窗和第二通风窗;框体内设置有横板,上空间内设置有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吸风机构,吸风机构的进风端与室外连通,出风端与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连接,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端与第一通风窗对应;下空间内设置有排风机构。本建筑装饰用空气净化装饰板,用户可以打开第一通风窗和第二通风窗,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吸风机构用于将室外的空气进行净化后供入到室内;排风机构、第二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将室内的旧空气净化后再排出到室外,为用户提供新的空气,实现了室内、室外空气的相互流通交换,加强了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空气净化装饰板。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82078454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用空气净化装饰板,包括基板,基板的一侧两端分别均设有装饰板框架,装饰板框架为类L形结构,基板的一侧中间位置且位于装饰板框架之间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端一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端设有空气净化器和位于空气净化器一侧的止挡板,止挡板的内部穿插有螺栓一,固定座上对称设有若干个螺栓二,固定座通过螺栓二与基板连接,装饰板框架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板,装饰板框架与固定板通过螺纹杆连接,装饰板框架的L形的台阶上设有减震机构,相邻装饰板框架之间设有装饰板。有益效果:有效的缓解了装饰板与减震机构的碰撞力度,有效的削弱了推力,起到减震的作用,本设计简单合理,给使用者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但是上述的建筑装饰用空气净化装饰板,只能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无法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到室外,不利于空气的交换流动,净化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建筑装饰用空气净化装饰板,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装饰用空气净化装饰板,包括:
装饰板本体,所述装饰板本体包括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框体前侧的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上设置有第一通风窗和第二通风窗;所述框体内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上方为上空间,下方为下空间,所述上空间内设置有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吸风机构,所述吸风机构的进风端与室外连通,出风端与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通风窗对应;所述下空间内设置有排风机构、第二空气净化装置,所述排风机构与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排风机构的出风端与室外连接,所述第二空气净化装置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通风窗对应。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通风窗包括窗体、设置在所述窗体前侧的第一窗板机构、侧后的多个第二窗板机构,所述第一窗板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横轴杆以及第一可动板,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窗体的竖直内壁上,所述横轴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可动板设置在所述横轴杆上;所述第二窗板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可动板,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窗体的平直内壁上,所述第二可动板与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通风窗的前侧设置有第三可动板。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设置在所述净化箱前侧的净化出风罩,所述净化箱内设置有净化筒、紫外灯以及光触媒板,所述净化筒内设置有活性炭干燥剂;所述净化出风罩的前端对应所述第一通风窗,并且所述净化出风罩的前端尺寸大于后端尺寸,所述净化出风罩内设置有净化滤网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4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水闸监控方法
- 下一篇:车轮发电与供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