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8223.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4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俞元春;曹毅;俞菲;潘畅;万京林;戴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681 | 分类号: | B01D46/681;B01D46/64;B01D46/88;B01D46/69;B01D46/12;B01D46/48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有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催化净化组件和风机,进风口与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之间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与壳体可拆卸连接;过滤网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两个集尘盒,两个集尘盒对称分布在过滤网的左右两侧,且集尘盒与壳体之间也为可拆卸连接;壳体内设有多个导流板,多个导流板将气体进行导流,形成弯曲的气流通道;过滤网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除尘装置,壳体的上侧壁安装有与除尘装置相对应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可以带动除尘装置上下移动,清理过滤网上积累的灰尘。本发明中的空气净化器能够对空气进行三重净化,净化效果好,过滤网和集尘盒方便拆卸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微生物是呼吸道疾病和外伤感染的重要元凶,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也是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和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且,目前房屋装修所用的装修材料释放的苯、甲醛等挥发性有机气体对人体的毒害十分严重。因此,通过空气净化消毒,特别是公共室内的空气净化消毒,对于预防各种疾病的传播,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室内空气的净化可以通过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和交换来完成,但在空气流通不好的室内,空气的净化需要借助空气净化装置来完成。
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需要空气净化器不断置换空气,导致过滤网表面积累灰尘需要定期拆卸清洗,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过滤网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在空气净化器内部,空气净化装置自身不能实现过滤网的自清洁,拆卸频率较高,而拆卸时比较费时费力导致用户的清洗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过滤网进行自清洁,拆卸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实现空气净化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催化净化组件和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网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两个集尘盒,两个所述集尘盒对称分布在所述过滤网的左右两侧,且所述集尘盒与所述壳体也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导流板,多个所述导流板将气体进行导流,形成弯曲的气流通道;
所述过滤网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除尘装置,所述壳体的上侧壁安装有与所述除尘装置相对应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带动两侧的所述除尘装置上下同步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对称设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上设有第一开槽;所述壳体的下侧壁上还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柱,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柱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左右两侧;
所述过滤网包括过滤网框架,所述过滤网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第一开槽相匹配,且所述第一安装块可在所述第一开槽内前后移动;
所述过滤网框架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前边框和后边框,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前边框和后边框形成一个闭合空间,所述闭合空间内设有过滤网本体;
所述下边框上设有两个第二开槽,两个所述第二开槽对称分布在所述下边框的左右两侧;
所述集尘盒位于所述壳体下侧壁上的第一安装柱与第二安装柱之间,且所述集尘盒与所述第二开槽、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柱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盒包括集尘盒本体,所述集尘盒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翻沿和右翻沿,所述左翻沿的底部设有两个T型限位板,所述第二安装柱上设有两个与所述T型限位板相匹配的T型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辑模型生成、人脸图像编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异型电芯叠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