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8095.2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勐;薛登山;李福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信宽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H04B10/6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电路板、与电路板连接的光接收组件和设于电路板上的MCU。光接收组件用于产生光生电流。MCU设有与目标光强度对应的目标采样值。目标光强度用于判决RX‑LOS信号。该光模块的目标采样值与其他光模块的目标采样值不相等,但与其他光模块的目标光强度相等,目标采样值由目标光强度反算得到。由于所有光模块产生LOS信号的范围是相同的,则产生LOS信号的目标光强度是相同的。本申请中,利用目标光强度反算得到目标采样值,可将目标采样值设定为RX‑LOS阈值,不需要另外增加工序,即可得到与光接收组件相匹配的RX‑LOS阈值,实现了RX‑LOS阈值自适应功能,无需单独调试,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产品中,通常会设计一个RX-LOS(Receive Loss of Signal Alarm,接收信号丢失告警)管脚。使用过程中通过监控RX-LOS状态判断光模块的接收信号是否丢失。随着社会带宽需求的急速提升,光模块开始依靠DSP实现速率转换和信号放大。而DSP不具备RX-LOS功能,无法满足光模块的功能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传统光模块的MCU内设置软件算法,利用MCU内的软件算法实现RX-LOS功能。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光信号输入光接收次模块产生光生电流;其次,光生电流通过镜像电路产生镜像;再次,通过MCU对光生电流进行ADC(Analog-to-DigitalConverter,模数转换器)采样得到采样值;然后,将采样值与MCU预设的RX-LOS阈值作比较,当采样值大于RX-LOS阈值时,输出低电平,当采样值小于RX-LOS阈值时,输出高电平;最后,高低电平由MCU的GPIO管脚输出。
通过在光模块的MCU内设置软件算法可以实现RX-LOS判断。但不同光接收组件的光电响应度不同,其光生电流强度也就存在差异。如果设置固定的RX-LOS阈值,每只光模块将出现不同的RX-LOS阈值且差异大,导致判断RX-LOS时的目标光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异常,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在光模块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每只光模块进行单独调试,并设置于该光模块的光接收组件相匹配的RX-LOS阈值。这容易增加光模块生产工时,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实现了RX-LOS阈值自适应功能,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光模块,包括:
电路板;
光接收组件,与电路板电连接,用于产生光生电流;
MCU,设置于电路板上,设有与目标光强度对应的目标采样值,其中,所述目标光强度用于判决RX-LOS信号;
目标采样值与其他光模块的目标采样值不相等,但与其他光模块的目标光强度相等,其中,目标采样值由目标光强度经拟合关系式反算得到。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包括电路板、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光接收组件和设置于电路板上的MCU。光接收组件用于产生光生电流。MCU设有与目标光强度对应的目标采样值。目标光强度用于判决RX-LOS信号。该光模块的目标采样值与其他光模块的目标采样值不相等,但与其他光模块的目标光强度相等,其中,目标采样值由目标光强度反算得到。由于所有光模块产生LOS信号的范围是相同的,则产生LOS信号的目标光强度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个光模块的光电响应度不同,其光生电流强度也就存在差异,为了实现光模块的RX-LOS阈值自适应功能,本申请中,将目标光强度利用拟合关系式反算得到目标采样值。由于可以将目标采样值设定为RX-LOS阈值,也可以将目标采样值换算为MCU输出的输出电压。本申请中,直接利用目标光强度反算得到目标采样值,不需要另外增加工序,即可得到与光模块的光接收组件相匹配的RX-LOS阈值,实现了RX-LOS阈值自适应功能,无需单独调试,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信宽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信宽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