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7930.0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飒;庄勇;吴士华;王浩;陈誉天;王洪星;邰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张迎新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馈风电 机组 电压 穿越 无功 补偿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当前机组并网点电压Up,根据Up的标幺值大小进行比较判断;
根据判断结果进行无功补偿,并周期性的进行采集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Up标幺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判断包括:
当0.9<Up的标幺值≤1时,停止无功补偿;
当1<Up的标幺值<U1的标幺值时,定子侧输出最大无功补偿;
当U1的标幺值<Up的标幺值时,定子侧和转子侧同时输出最大无功补偿Qma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侧输出最大无功补偿为定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Qs(t),其中,
所述
Sn为机组额定视在功率;
Ps为风电机组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
Ps为风电机组输出功率;
Qs(t)为定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
Is为风电机组并网电流有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侧和转子侧同时输出最大无功补偿Qmax=定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转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即
所述Qmax=Qs(t)+Qr(t),
Qs(t)为定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
Qr(t)为转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
6.一种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馈风电机组的变流器和机组感性无功补偿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双馈风电机组的变流器,用于采集当前机组并网点电压Up,根据Up的标幺值大小进行比较判断;
所述机组感性无功补偿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判断结果进行无功补偿,并周期性的进行采集判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Up标幺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判断包括:
当0.9<Up的标幺值≤1时,停止无功补偿;
当1<Up的标幺值<U1的标幺值时,定子侧输出最大无功补偿;
当U1的标幺值<Up的标幺值时,定子侧和转子侧同时输出最大无功补偿Qmax。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侧输出最大无功补偿为定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Qs(t),其中,
所述
Sn为机组额定视在功率;
Ps为风电机组输出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
Ps为风电机组输出功率;
Qs(t)为定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
Is为风电机组并网电流有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无功补偿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侧和转子侧同时输出最大无功补偿Qmax=定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转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即
所述Qmax=Qs(t)+Qr(t),
Qs(t)为定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
Qr(t)为转子侧无功补偿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79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