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式自供电汗液检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7570.4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谢兆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487 | 分类号: | G01N33/487;H02N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供电 汗液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自供电汗液检测系统,涉及技术领域;自供电系统分别与敏感元件、数据处理器电连接,敏感元件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数据处理器包括信号采集与信号放大器、MCU、数据可视化器;信号采集与信号放大器与MCU连接,MCU与数据可视化器连接,自供电器与整流器连接,整流器与储能器连接;本发明检测不需要频繁的去医院采集血液利用医院现有的大型设备离心分离等步骤来检测血液中的成分,也不需要每日频繁扎破自身手指来进行测量,而且对于测量的时间也没有了限制;通过汗液检测传感器,可以监测汗液的状态,分析葡萄糖浓度以此来代针扎式的血糖检测,同时检测其他微量物质,来分析身体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式自供电汗液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也是组成动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最主要的成分,葡萄糖参与了所有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绝大部分的反应变化。在人体中,因为葡萄糖参与了人体内的大量的反应,所以葡萄糖的检测对人体状态的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检测代谢产物中的葡萄糖成分,来判断是否是糖代谢异常,来诊断是否是糖尿病。监测葡萄糖的代谢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全世界中有数亿的糖尿病人。根绝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七秒钟的时间就会有一个人因为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而死,因此这使得糖尿病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现有常用的的自我监测设备存在很多的弊端,例如家用的血糖监测仪需要扎破手指部位来采取末梢血液来进行葡萄糖的检测,末梢血液相对于医院检测采集的静脉血液相比,由于末梢血液的循环较慢,容易混入组织液等因素。这就使得检测的结果会有一些偏差,只能提供给所需要的人们作为日常的血糖参考值使用。而静脉血液是人体内循环到四肢的血液,相比于末梢血液,静脉血液在医学分析上的参考价值就变得重要很多。但是一般除了医院等专业场所或者专业人士外,是无法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的,所以想要进行自我监测就需要每日多次扎破自己手机才进行检测。这使得糖尿病的患者每日承受许多痛苦,甚至面临着着扎破的伤口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式自供电汗液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可穿戴式自供电汗液检测系统,包括敏感元件、数据处理器、自供电系统;自供电系统分别与敏感元件、数据处理器电连接,敏感元件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数据处理器包括信号采集与信号放大器、MCU、数据可视化器;信号采集与信号放大器与MCU连接,MCU与数据可视化器连接,自供电系统包括自供电器、整流器、储能器;自供电器与整流器连接,整流器与储能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自供电器为水平滑动摩擦式供电器,靠水平滑动来产生摩擦电荷,水平滑动摩擦式的两个电介质层相互接触,并分别在电介质背面镀上金属电极,用导线将两电极接通,当摩擦发电层的两层电介质发生摩擦时,在电介质层接触的界面会产生相反电荷并聚集,同时产生静电感应效应,驱动电路中的电子发生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敏感元件利用石英晶振的自身特性固化单一选择性吸附薄膜,再在通过与含有葡萄糖的液体中会单一吸附葡萄糖,吸附完毕后,整体质量会发生变化,通过Sauerbrey方程如公式(1)可以得出其质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在获得了石英音叉的频率后,进而仿真并总结出湿度与频率(质量)之间的敏感机理;
(1)
式中,为移频(Hz)参数,为质量(g)的变化,为石英音叉的基频(Hz),为表面积(m2),为石英晶体的密度(g/m3),为剪切模量(Pa)。
作为优选,所述敏感元件利用性能好的柔性材料作为基底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其表面使用化学电镀的方法制作金属电极的方式,制作成电子皮肤的电弧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7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