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绝缘层收缩加工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6565.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铭武;张雁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朝阳隆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6 | 分类号: | H01B13/06;H01B13/00;B65H54/54;B65H54/70;B65H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谷区兴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绝缘 收缩 加工 装置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绝缘层收缩加工装置及工艺,其包括供线机构、包膜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供线机构用于电缆的供给,所述包膜结构包括底盘、固接在所述底盘上的箱体、开设在所述箱体上的第一工作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间内的包膜组件,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工作间连通的进线口,所述箱体上表面开设有出线口,所述包膜组件用于将电缆包裹上聚酯膜,所述收卷机构用于收卷包膜后的电缆。本申请具有防止电缆绝缘层的截断面出现毛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绝缘层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绝缘层收缩加工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其由一根或多根的金属导丝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
现有技术中电缆的绝缘层大多为纤维绳编织而成,由于电缆有时为多根,所以绝缘层能够有效隔绝电缆内部导体的电流或信息的传递,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传输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电缆进行截取。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纤维绳编织而成的绝缘层在进行截取后,其截面会出现毛边的情况,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毛边越来越长,从而导致导体靠近截面处的部位无法得到绝缘保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缆绝缘层收缩加工装置及工艺,其具有防止电缆绝缘层的截断面出现毛边的效果。
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缆绝缘层收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线机构、包膜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供线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侧板、顶杆和底杆,所述侧板竖直设有两块,所述顶杆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侧板顶端焊接,所述底杆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侧板底端焊接,所述底杆上间隔固接有两根摇臂,其中一根所述摇臂远离所述底杆的一端穿设有安装杆,另一根所述摇臂远离所述底杆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包膜机构包括底盘、固接在所述底盘上的箱体、开设在所述箱体上的第一工作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间内的包膜组件,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进线口,所述包膜组件包括安装盘、安装台和包膜管,所述安装盘与所述安装台同轴固接且均同轴套设在所述包膜管上,所述包膜管穿过所述第一工作间下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工作间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包膜管底端同轴固接有齿轮,所述箱体内靠近齿轮设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输出轴固接有齿轮,所述控制电机的齿轮与所述包膜管的齿轮啮合,所述包膜管管壁上开设有进膜口,所述箱体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工作间连通的出线口;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支架、转杆和收卷线轮,所述支架竖直固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转杆水平穿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箱体内设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输出轴穿出箱体且固接有轴套,所述转杆与所述轴套螺纹连接,所述转杆上也螺纹连接有一个所述轴套,所述收卷线轮穿设在所述转杆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轴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膜作业时,先将供线机构中缠满电缆的线轮通过调节结构调节至适当位置,以使电缆能够更加顺畅且平和的角度进入进线口,然后将供线机构中的电缆经过进线口穿入包膜管,接着将电缆依次穿过过线口和出线口,然后把从出线口穿出的电缆穿过导线座上的导线柱后与收卷线轮绕合一段,此处是对电缆在收卷线轮上进行预固定,之后将聚酯膜先穿过进膜口然后通过人工把聚酯膜缠绕在电缆上一部分,以实现聚酯膜在电缆上的预固定,接着同时驱动控制电机、收卷电机以及推杆电机,控制电机带动包膜管朝聚酯膜绕合方向的逆向转动,收卷电机带动转杆连同转杆上的收卷线轮一同转动,推杆电机则带动导线座沿滑轨做往复运动且运动路径不超过收卷线轮的长度,综上所述,上述包膜作业最终呈现的动作为:收卷电机会拉动供线机构中的电缆并对电缆进行收合,收合时聚酯膜会呈螺旋状缠绕包裹在电缆上,从而使收卷机构中收合的电缆均已包裹聚酯膜,通过该加工装置,可将电缆的绝缘层包裹上聚酯膜,当电缆需要截断使用时,其截断面的绝缘层在聚酯膜的包裹下,不易出现毛边等情况,继而能够较大程度的保证电缆在截断后依然可以得到绝缘层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朝阳隆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朝阳隆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6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品测试防呆的方法
- 下一篇:声音强度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