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元件跨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6490.7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贾蕊绮;周海斌;区锦文;黄佳华;黄初敏;吴柳宁;陈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13/66;H01R13/717;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麦小婵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元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元件跨接装置,包括:跨接主体、信号输入端、防断裂橡胶、PVC信号线和端子接头;所述跨接主体包括外壳、并联插针和并联插座;所述并联插针和并联插座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并联插针与所述并联插座相匹配;所述信号输入端包括正向电源输入端、负向电源输入端、并联信号线输入端;所述正向电源输入端、负向电源输入端、并联信号线输入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PVC信号线的一端通过所述防断裂橡胶与所述跨接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子接头相连接;所述端子接头与电气元件的并联输入端连接;本装置替代了传统的短接跳线模式,实现多个元件公共端之间的跨接,提高跨接安装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元件跨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元件跨接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电气控制柜中,为节约线缆,各元件公共端在安装过程中常以短接跳线模式安装,如元件A(图1中A1)与同类元件B(图1中A2)供电端输入为短接跳线模式,供电端引脚需压接两条线,空间狭小,安装困难。具体连接方案如图1所示,可见,传统的元件跨接安装公共端时,两根线缆接入元件的同一端子中,常发生以下缺陷问题:
1、类似接触器、按钮等小型元件安装间距端,由于公共端端子小,而安装繁琐且困难。
2、同一引脚压接多根线缆,易造成松脱或接触不良,且无法目视察觉;当元件跨接安装公共端压接松脱时,未检测提示则目视无法排查故障,甚至影响工业正常生产。
3、跳线距离短,线缆堆积缠绕不美观且标签放置困难。
因此,目前市面上亟需一种电气元件跨接装置,以替代传统的短接跳线模式,实现多个元件公共端之间的跨接,提高跨接安装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元件跨接装置,替代了传统的短接跳线模式,实现多个元件公共端之间的跨接,提高跨接安装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元件跨接装置,包括:跨接主体、信号输入端、防断裂橡胶、PVC信号线和端子接头;
所述跨接主体包括外壳、并联插针和并联插座;所述并联插针和并联插座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并联插针与所述并联插座相匹配;
所述信号输入端包括正向电源输入端、负向电源输入端、并联信号线输入端;所述正向电源输入端、负向电源输入端、并联信号线输入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PVC信号线的一端通过所述防断裂橡胶与所述跨接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子接头相连接;所述端子接头与电气元件的并联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气元件跨接装置还包括:稳压电源电路和防松脱检测模块;所述稳压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正向电源输入端、负向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防松脱检测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防松脱检测模块的信号端与所述端子接头连接;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防松脱检测模块连接,以实现端子接头与电气元件的并联输入端之间的防松脱检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松脱检测模块包括:压敏电阻桥式电路、桥式电路补偿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压力指示电路;所述压敏电阻桥式电路设置在所述端子接头内,所述压敏电阻桥式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桥式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桥式电路补偿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电路补偿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压力指示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压力指示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6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