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噪音混合皂基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6421.6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申明主;吴宝杰;周伟东;刘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N50/10;C10N40/02;C10N30/06;C10N30/10;C10N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盛大文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音 混合 润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噪音混合皂基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组合物的总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基础油78~87%;稠化剂9~15%;抗磨剂2.0~3.0%;防锈剂1.0~2.0%;抗氧剂1.0~2.0%;所述基础油选自矿物油或醚类油或聚α烯烃合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稠化剂为脂肪酸与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本发明提供的低噪音混合皂基润滑脂较锂基润滑脂具有更加短小均匀的纤维结构,有效的减少滚珠与保持器沿轴承径向的碰撞,起到明显的降低振动效果。且所得产品能够应用在‑30℃以下的环境中,而且具有较长的轴承使用寿命和防护效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节约能源的优势,且能保证纤维的短小均匀,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混合皂基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脂是由稠化剂、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塑形润滑剂,具有半流体特性。稠化剂分散在基础油之中,添加剂的作用是改善润滑脂的相关性能。润滑脂的产量和使用量远远低于润滑油,但润滑脂的种类以及其在工业和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丝毫不亚于润滑油。首先,润滑脂可以应用于密封环境下,可以减少润滑剂的消耗,降低维护费用;润滑脂有一定的结构,不易流失,可以简化润滑系统设计的目的;润滑脂可适用于苛刻的操作条件,如高温,低速,高载荷的工况下。
机械工业上最广泛使用润滑脂的典型零件是滚动轴承。目前,80%以上的滚动轴承采用润滑脂进行润滑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轴承制造技术的进步,低噪音轴承的制造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加工精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其本身产生的噪音越来越小,此时润滑脂对降低轴承运转噪音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约有80%的滚动轴承使用润滑脂润滑,润滑脂已被认为是轴承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之后不可缺少的第五大“元件”,因此润滑脂正成为影响轴承噪音的主要因素。
锂基润滑脂在轴承行业应用量最大,约占总用脂量的百分之七十。由于这类润滑脂选用了纤维柔软,容易过滤的锂皂做稠化剂,使用矿物油为基础油,很容易满足中低档轴承降低振动值的要求。然而客户对轴承润滑脂的使用寿命、防锈性能、低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润滑脂制造厂家采用复合锂基润滑脂,其高温性较好,使用寿命相比于锂基润滑脂的得到延长,但由于其稠化剂结晶中低分子酸的加入,使其纤维的硬度增加较大,在轴承中表现为振动性能较差,尤其是在中小型和微型精密轴承不能达到很好的降噪效果。
CN102021069A公开了一种锂基低噪音润滑脂制备方法,润滑脂具有良好降低振动噪音性能,振动值可以降低2~5个分贝值,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等指标都达到较好的指标范围,润滑脂成品也具有透明的外观。CN103525512A公开一种高温长寿命低噪音锂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深度精制矿物油、酯类油、烯烃合成油稠化复合锂皂;采用特殊的急冷工艺和合适的抗氧剂体系,润滑脂加入到6201轴承中,震动分贝值达到25左右。CN110669567A公开了一种低噪音长寿命复合钡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PAO、矿物油、酯类油、多元醇酯稠化复合钡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今复合钡基润滑脂存在噪音和寿命难以达到较高要求的技术问题。CN105419919A公开了一种低噪音聚脲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聚脲润滑脂具有较好且稳定的振动值。
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办公设备、汽车、精密仪器和一些军事装备等用Be Quiet+和More Quiet噪音测试仪来评估润滑脂的静音水平,上面所述的低噪音润滑脂无法达到最高级的噪声等级。因此,目前亟需开发一款应用于中小型和微型精密轴承润滑的低噪音润滑脂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噪音混合皂基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混合皂基润滑脂组合物,按组合物的总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6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排水电机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气元件跨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