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伽马射线探测光学系统及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6285.0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闫亚东;王军宁;李奇;薛艳博;高炜;刘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T1/16 | 分类号: | G01T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董娜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伽马射线 探测 光学系统 方法 | ||
1.一种紧凑型伽马射线探测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壳体(11)、转换体(1)、主反射镜(2)、次反射镜(3)及探测器(5);
所述密封壳体(11)内设有密封套(16),且密封套(16)的一端通过压力密封窗(4)密封,另一端与密封壳体(11)的后端盖(15)连接;所述后端盖(15)中部设有与密封套(16)相适配的通孔,密封套(16)密封连接在该通孔外侧的后端盖(15)上;密封套(16)、压力密封窗(4)及密封壳体(11)形成的腔体内充有高压气体;
所述转换体(1)、次反射镜(3)、主反射镜(2)沿伽马射线出射方向依次同轴设置在密封壳体(11)内,且主反射镜(2)套装在密封套(16)上;所述主反射镜(2)和次反射镜(3)均为凹面反射镜;
所述探测器(5)设置在密封套(16)内,且探测器(5)的探测面位于主反射镜(2)和次反射镜(3)之间;
伽马射线穿过密封壳体(11)的前端盖(12),入射至转换体(1),与转换体(1)的电子碰撞激发出高速电子,高速电子与高压气体产生切伦科夫光子,光子依次经主反射镜(2)和次反射镜(3)反射后,穿过压力密封窗(4),到达探测器(5)的探测面;
主反射镜(2)和次反射镜(3)之间的距离需满足:T1<T<T2;
其中,T为伽马射线入射至转换体(1),产生切伦科夫光子经主反射镜(2)、次反射镜(3)、压力密封窗(4),到达探测器(5)探测面的时间;
T1为伽马射线依次直穿转换体(1)、次反射镜(3)、压力密封窗(4),到达探测器(5)探测面所需时间;
T2为伽马辐射产生的次生伽马射线,到达探测器(5)探测面所需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凑型伽马射线探测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11)内沿伽马射线出射方向同轴设有N个挡光环(10),用于滤除杂光,N为正整数,且N≥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紧凑型伽马射线探测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11)内还设有屏蔽环(6),用于滤除大角度的切伦科夫光子;
所述N个挡光环(10)为沿伽马射线出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挡光环、第二挡光环……第N挡光环;
所述屏蔽环(6)位于第一挡光环和第二挡光环之间,且与第一挡光环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紧凑型伽马射线探测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反射镜(3)靠近转换体(1)的端面设有次镜前屏蔽体(7);
所述次反射镜(3)靠近探测器(5)的端面设有次镜空隙屏蔽体(8);
所述主反射镜(2)靠近次反射镜(3)的端面设有探头外屏蔽体(9),且套装在密封套(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紧凑型伽马射线探测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射镜(2)到转换体(1)的距离为1058mm,次反射镜(3)到转换体(1)的距离为950mm,压力密封窗(4)到转换体(1)的距离为1009mm,探测器(5)的探测面到转换体(1)的距离为102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62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水自动过滤反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绘临摹作品的智能自动化评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