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行李箱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6104.4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兵;赵璐;杨恺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R5/00 | 分类号: | B60R5/00;B61D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苑朝阳 |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交通 行李箱 固定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行李箱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若干设置在城市公共交通车厢侧壁的车体承载结构和滑动小车,每个车体承载结构上部均设置有等距分布的车体固定卡槽,每个车体承载结构下部均设置有车体底架滑槽,每个车体承载结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每个滑动小车前端均设置有U型固定杆,后端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方形卡件和用于控制滑动小车在车体承载结构里左右移动的圆柱形按钮一,后端下部设置有与弹簧相连接的车体底架,右端设置有用于控制U型固定杆前后伸缩的圆柱形按钮二。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克服了城市公共交通上行李箱的放置与固定的难题,易于操作,高效便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承载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行李箱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一般主要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快速有轨电车、地铁等客运营运系统。这些交通工具通常会贯穿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火车站、机场、汽车站、商业中心等地。而去往火车站、机场、汽车站这些地方的乘客一般会携带行李箱等大件物品。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内都未设置用于固定行李箱的装置,乘客一般都是手抓行李箱。此外,现在大多数的行李箱底部都安装有万向轮,然而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万向轮都没有制动和固定功能,当车体晃动的时候,行李箱也会随处移动,从而导致行李箱损坏,甚至使乘客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行李箱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对城市公共交通上的行李箱进行放置与固定,使得行李箱不会随处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行李箱固定装置,包括车体承载结构和滑动小车;
设置在城市公共交通车厢侧壁的所述车体承载结构包括车体固定卡槽、车体底架滑槽和挡板,所述车体固定卡槽设置于所述车体承载结构的上部,所述车体底架滑槽位于所述车体承载结构底部,所述挡板位于车体承载结构两侧;
所述滑动小车包括U型固定杆、方形卡件、车体底架、圆柱形按钮一、圆柱形按钮二、卡扣一和卡扣二,所述U型固定杆设置在滑动小车的前端,行李箱拉杆锁定在U型固定杆的弯曲部分;所述方形卡件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小车的后端上部,且所述方形卡件嵌入在所述车体固定卡槽内;所述车体底架通过弹簧一连接于所述滑动小车的后端底部,且所述车体底架可沿所述车体底架滑槽滑动;所述圆柱形按钮一固定于两个所述方形卡件中间且顶部伸出所述车体承载结构,所述圆柱形按钮二的一端与所述U型固定杆连接,另一端伸出滑动小车并位于车体一侧,所述卡扣一和卡扣二位于所述滑动小车内部,U型固定杆的卡接部与所述卡扣一或卡扣二相扣合。
优选地,多个所述车体固定卡槽等距并排设置于所述车体承载结构的上部,所述车体底架滑槽为长条方形结构,所述滑动小车的车体底架为方形结构,车体底架的底面与车体底架滑槽的底面之间无间隙。
优选地,所述U型固定杆包括主杆、弯曲部和卡接杆,所述主杆为由杆一和杆二组成的伸缩杆,杆一嵌套于杆二内,所述杆二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三与所述滑动小车后端内壁相连接,所述杆一的前端依次与所述弯曲部和卡接杆一体连接,所述卡接杆的末端卡接部为卡勾形。
优选地,所述主杆中的杆一和杆二均为不锈钢杆体,所述弯曲部为TPE材料制成的减震条。
优选地,所述滑动小车还包括有方形框,所述U型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方形框内,所述滑动小车的内壁底面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方形框放置于滑动小车内部,且所述方形框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安装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卡扣一、卡扣二以及U型固定杆末端的卡勾均为弧形,所述卡扣一和卡扣二间隔设置在所述方形框的内侧壁上,且所述卡扣一位于所述卡扣二的外侧,工作状态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扣一或卡扣二相抵接扣合。
优选地,所述U型固定杆的左侧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方形框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6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椭圆牙塑料软管组件
- 下一篇:一种企业风险管控平台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