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握力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5627.7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7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凯锋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1/05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郭鸿宾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龙井***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握力器 结构 | ||
本发明揭露一种握力器结构,包括一第一握柄、一与第一握柄枢接的第二握柄、一可活动容置于第二握柄的调整座、一与第一握柄及调整座枢接的拉力弹簧、一套设于第二握柄一端的定位环、一穿伸定位环并螺合调整座的调节杆、一套衔于调节杆外周侧的支援锁座及一与调节杆枢接的偏心扳手。借由上结构的组成,用户可以快速达成调整拉力弹簧的张力外,更可提供行动装置的夹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健身辅具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握力器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握力器,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30845号前案揭示,单纯只能提供使用者进行手掌的握力训练,便无法再作其它用途;为此,使用者需因应不同的训练项目,分别采购专用项目的训练器材,十分浪费且占用空间。
M330845号前案的结构,是通过调整螺件的螺杆来调节拉力弹簧张力;然而,其调整螺件并没有额外的固定结构,容易因外力或震动而形成自旋,进而改变拉力弹簧的张力,导致每次使用者在使用前,都要先进行调整至自己所需的张力大小,十分不便且麻烦。
另外,按拐杖作用如同人类的第三只脚(甚至第四只脚),是辅助使用者站立、行走之用。通过手部将身体重量转移至拐杖上,进而减少施加于双腿上的重量与压力,于凹凸不平的路上更可增加支点保持身体平衡。
而常见的拐杖,主要结构为一笔直坚硬的杖身及一连接于杖身提供使用者握持的拐头,通过杖身一端抵接于地面,而身体重量撑压在拐杖上以分散施于腿部、膝盖的压力。
然而,使用者手持拐杖撑地的过程中,虽将身体的重量施予拐杖,相对的拐杖也会把地面的反震力(作用力)回传给使用者手部,造成使用者手部的不适,长时间下来使用者手部会产生酸痛感。
另外,近似于拐杖用途的还有登山杖,提供登山、健行者,能可轻松的完成行程。其使用方式是以握持方式握持于登山杖的握柄,如同长时间紧握拳头的状态,这会让使用者感到十分不适,增加使用者登山的疲累感。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习知技艺的问题与缺失,本发明的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握力器结构,通过结构的创新设计用以提供使用者快速调节张力。
本发明又一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握力器结构,通过结构的创新设计用以结合杖身,减轻使用杖身时所承受的反震力。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握力器结构,包括:
一第一握柄;
一第二握柄,上段具有一横槽部,且该横槽部一端与该第一握柄枢接,并具有供两插销穿伸的复数销孔,相异的另一端具有一限位凸部;
一调整座,可活动的容置于横槽部内;
一拉力弹簧,一端与该第一握柄连接,另一端与该调整座连接;
一定位环,固设于该限位凸部;
一调节杆,一端外露于该横槽部外侧,另一端穿伸该定位环后与该调整座螺合,并被各该插销夹衔限位;
一支援锁座,套衔于该调节杆外周侧,并与该定位环抵接;以及
一偏心扳手,与该调节杆枢接,并选择性抵接该支援锁座。
一种握力器结构,包括:
一第一握柄;
一第二握柄,与该第一握柄枢接;
一拉力弹簧,两端分别与该第一握柄及该第二握柄连接,提供一预设的张力;以及
一第三握柄,枢接于该第二握柄朝下端。
借由上结构的组成,用户可以快速达成调整拉力弹簧的张力外,更可提供行动装置的夹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凯锋,未经林凯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5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