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酶响应释药聚L-谷氨酸/壳聚糖多孔复合微载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4697.0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1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尹静波;朱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20 | 分类号: | A61L27/20;A61L27/18;A61L27/50;A61L27/54;A61L27/56;A61K47/22;A61K9/107;A61K31/192;A61P29/00;C08B37/08;C08G69/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响应 释药聚 谷氨酸 聚糖 多孔 复合 载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酶响应释药聚L-谷氨酸/壳聚糖多孔复合微载体,其特征在于:以聚L-谷氨酸PLGA和壳聚糖CS为基体材料,将聚L-谷氨酸和壳聚糖进行改性,获得具有双键修饰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的聚L-谷氨酸PLGA-g-HEMA和马来酸酐改性的壳聚糖MCS,进而通过油包水W/O乳液法制得微载体前驱体,冻干、交联固化获得稳定的PLGA/CS多孔复合微载体;采用所述PLGA/CS多孔复合微载体,通过升降温将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自组装形成载药胶束,在PLGA/CS多孔微载体开孔中,原位形成封装药物的L-AP纤维状胶束,从而得到所述酶响应释药PLGA/CS多孔复合微载体和药物组装体;
所述酶响应释药聚L-谷氨酸/壳聚糖多孔复合微载体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步骤如下:
a. 马来酸酐改性的壳聚糖制备过程:
将壳聚糖溶解在甲酰胺和对甲苯磺酸中,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马来酸酐,投料比采用壳聚糖氨基和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1.1-1.5)的比例,在反应完全后,利用丙酮进行沉降,抽滤,再溶于浓度为0.1±0.01mol/L碳酸氢钠溶液中,透析1~3天,冻干制得马来酸酐改性的壳聚糖MCS;
b.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的聚L-谷氨酸的制备过程:
将聚L-谷氨酸溶于二甲基亚砜、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二甲氨基吡啶作为酯化催化剂,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投料比采用聚L-谷氨酸的羧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二甲氨基吡啶、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为1:(1-1.5):(1-1.5):(0.7-1),透析3~7天并冻干后,获得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的聚L-谷氨酸PLGA-g-HEMA;
c. 微载体前驱体的制备过程:
在所述步骤a中所得的马来酸酐改性的壳聚糖和在所述步骤b中所得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的聚L-谷氨酸的质量比为8:1的比例,将马来酸酐改性的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的聚L-谷氨酸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混合液,再将混合液加入到石油醚中搅拌并降温至-8~-18℃,待稳定后,除去石油醚,冻干,得到微载体前驱体;
d. 交联合成的PLGA/CS多孔微载体:
将在所述步骤c中制备的微载体前驱体分散于二氯甲烷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过量四甲基乙二胺,在反应1~2小时后,得到稳定交联的PLGA/CS多孔微载体,冻干保存;
e. 目标负载L-AP载药胶束的PLGA/CS多孔复合微载体的制备过程:
采用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8-1)的混合溶液作为溶剂,将在所述步骤d中交联合成的PLGA/CS多孔微载体置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再加入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布洛芬,投料比采用布洛芬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1:(20-100),然后升温至50~60℃,使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布洛芬溶解,并在多孔微载体内形成纤维状的载药胶束,再降温至15~25℃,待载药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胶束稳定后,得到所述酶响应释药PLGA/CS多孔复合微载体和药物组装体,其中负载L-AP载药胶束的PLGA/CS多孔复合微载体为酶响应释药PLGA/CS多孔复合微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酶响应释药聚L-谷氨酸/壳聚糖多孔复合微载体,其特征在于:其直径为200~300μm,孔径为20~4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46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