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CM的异常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4552.0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7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毕亮亮;刘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cm 异常 任务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ICM的异常任务处理方法,包括:创建第一线程池,用于执行系统中所有异步任务;创建第二线程池,用于执行系统重启前第一线程池中未被调度以及已调度但未完成的异步任务;分别监控第一线程池以及第二线程池中异步任务的执行时间,如果第一线程池以及第二线程池中异步任务超过第一时间周期,则将超过第一时间周期的异步任务设置为失败状态,并重新创建对应异步任务执行,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ICM的异常任务处理装置,有效的提高了ICM系统异步任务管理框架中异步任务的有效管理,保证了异常的异步任务可以正常执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任务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ICM(浪潮云海管理平台)的异常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ICM(浪潮云海管理平台)系统设计中,处理功能逻辑的过程,往往涉及到异步(调用方在调用过程中,不直接等待返回结果,而是执行其他任务,结果返回形式通常为回调函数)任务的调用。
现有技术中,jdk(Java开发工具包)已经提供了异步线程池(一种线程使用模式,线程过多会带来调度开销,进而影响缓存局部性和整体性能,而线程池维护着多个线程,等待着监督管理者分配可并发执行的任务,这避免了在处理短时间任务时创建与销毁线程的代价,线程池不仅能够保证内核的充分利用,还能防止过分调度,可用线程数量应该取决于可用的并发处理器、处理器内核、内存、网络sockets(编程接口)等的数量,例如,线程数一般取cpu数量+2比较合适,线程数过多会导致额外的线程切换),以达到异步处理的效果,也有一些方案实现了针对的异步任务的处理方案,包括调度,查询等。
但是目前的方案中更多的关注的是任务的正常执行,往往忽视掉任务异常情况的处理:如已提交异步任务,此时系统挂掉了,如何处理?提交的任务一直在执行中,如何处理?不利于ICM(浪潮云海管理平台)系统异步任务管理框架中异步任务的正常有效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ICM的异常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解决由于现有线程池中异步任务异常造成ICM系统异步任务管理框架中异步任务无法正常有效管理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ICM系统异步任务管理框架中异步任务的有效管理,保证了异常的异步任务可以正常执行。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ICM的异常任务处理方法,包括:
创建第一线程池,所述第一线程池用于执行系统中所有异步任务;
创建第二线程池,所述第二线程池用于执行系统重启前第一线程池中未被调度以及已调度但未完成的异步任务;
对第一线程池以及第二线程池中异步任务分别设置第一时间周期,分别监控第一线程池以及第二线程池中异步任务的执行时间,如果第一线程池以及第二线程池中异步任务超过第一时间周期,则将超过第一时间周期的异步任务设置为失败状态,并重新创建对应异步任务执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程池中的最大线程与核心线程大小相同。
可选地,所述创建第二线程池,所述第二线程池用于执行系统重启前第一线程池中未被调度以及已调度但未完成的异步任务具体包括:
判断第一线程池中系统重启前的未执行完成的异步任务总数是否超过第一线程池的最大线程,其中,未执行完成的异步任务包括未调度的异步任务以及已调度但未执行完成的异步任务;
如果第一线程池中系统重启前的未执行完成的异步任务总数未超过第一线程池的最大线程,由第一线程池执行系统重启前的未执行完成的异步任务;如果第一线程池中系统重启前的未执行完成的异步任务总数超过第一线程池的最大线程,创建第二线程池,根据任务模块扫描数据库,查找第一线程池中未被调度的任务列表,依次将第一线程池中未被调度的任务列表中异步任务加入第二线程池中等待执行,直至第一线程池中未被调度的任务列表中所有异步任务处理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4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