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4328.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2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晓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53/74;B01D53/00;B01D53/86;B01D53/58;B01D53/52;C02F11/13;F23G7/0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污泥 热干化 垃圾 发电 臭气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左右两侧内部均安装有安装机构,左侧所述过滤板的左端上下两侧均与支撑板的内侧右端相贴合。该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两侧的固定块将过滤板快速安装固定在两侧的支撑板上,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解决了现有的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中的网板多彩用螺栓固定连接,且安装速度慢,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使两侧的两组探照灯的灯光大面积与臭气接触,加快对臭气中的硫化氢与氨气进行光催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的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对臭气处理的效率低,从而影响加工速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经机械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仍在78%以上,污泥热干化可以通过污泥与热媒之间的传热作用,进一步去除脱水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减容,垃圾发电是指通过特殊的焚烧锅炉燃烧城市固体垃圾,再通过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发电形式,且两种加工都会产生臭气,但是现有的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中的网板多彩用螺栓固定连接,且安装速度慢,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同时存在现有的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对臭气处理的效率低,从而影响加工速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中的网板多彩用螺栓固定连接,且安装速度慢,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污泥热干化与垃圾发电的臭气处理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左右两侧内部均安装有安装机构;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过滤板、支撑板、固定块、滑套、滑杆、固定螺钉、滑块、滑槽和压缩弹簧;
左侧所述过滤板的左端上下两侧均与支撑板的内侧右端相贴合,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均固接在箱体的左侧上下两端内壁,所述过滤板的上下两侧右端均与固定块的内侧左端相贴合,上方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与滑套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中间内腔被滑杆的外壁贯穿,所述滑套的中间内腔表面与滑杆的左侧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滑套的中间内腔被固定螺钉的中间外壁贯穿,所述滑套的中间内腔与固定螺钉的中间外壁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螺钉的后侧外壁与滑杆的左侧中间内壁螺纹相连,所述滑杆的右侧斜面与滑块的下方左侧斜面相固接,所述滑块的上方外壁与滑槽的左侧内表面滑动卡接,所述滑槽的开设在箱体的左侧上方内壁,所述滑块的上方右端与压缩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外壁与滑槽的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压缩弹簧的右端与滑槽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厚度为5-10cm。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上方外壁与滑槽的左侧内表面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箱体的右端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右侧内壁套接有抽风机。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中间内部上下两侧均安装有除气机构;
所述除气机构包括横板、第一竖板、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第二竖板、转杆和探照灯;
上方所述横板的顶端与箱体的中间上方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中间底端与第一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的底端与伺服电机的上方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外壁与第一齿轮的中间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左右两侧齿牙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左侧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二竖板的下方中间前端转动相连,所述第二竖板的顶端与横板的左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后侧中间表面与转杆的上方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底端与探照灯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板、第一竖板、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第二竖板、转杆和探照灯均已箱体的中线为中心成上下两侧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晓,未经张春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4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高效稳态一次性换热型余热回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