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4183.5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2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乔;陈建航;黄健;李惠娇;岑伯杨;张存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06 | 分类号: | B02C13/06;B02C13/13;B02C13/28;B02C13/284;B02C13/30;B02C23/16;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唐弟 |
地址: | 5100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粉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装置。可以实现的对建筑材料的破碎;同时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对建筑材料的破碎效果;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建筑材料粉碎不均匀时,进行自动调节,使得建筑材料粉碎均匀;并且可以是实现对建筑材料的筛分,进而方便回收。包括粉碎组合体、辊子组合体、筛分组合体,通过偏心杆驱动着铰接转杆运动,进而通过铰接转杆分别带动着筛板一和筛板二同时运动,进而通过筛板一和筛板二分别带动筛板滑板一和筛板滑板二运动,进而实现对建筑垃圾的筛分,使得建筑垃圾中加大的个体通过排料矩形孔排除,使得建筑垃圾中加小的个体通过筛分外框的下方排出,进而方便下一步的收集或者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粉碎装置是建筑领域一种常用的设备,但是一般的建筑垃圾粉碎装置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装置,可以实现的对建筑材料的破碎;同时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对建筑材料的破碎效果;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建筑材料粉碎不均匀时,进行自动调节,使得建筑材料粉碎均匀;并且可以是实现对建筑材料的筛分,进而方便回收。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组合体、辊子组合体、筛分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合体与辊子组合体相连接,筛分组合体与粉碎组合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装置,所述粉碎组合体包括粉碎外框、外端滑柱、矩形通孔、上端盖、投料口、皮带一、带轮一、转动辊子一、环形滑槽一、锥齿一、锥齿二、锥齿轴一、锥齿三、锥齿四、锥齿五、锥齿六、转动辊子二、环形滑槽二、中端转轴,外端滑柱与粉碎外框固定连接,矩形通孔设置在粉碎外框上,上端盖与粉碎外框固定连接,投料口设置在上端盖上,带轮一与转动辊子一固定连接,转动辊子一与粉碎外框转动连接,皮带一连接在带轮一和中端转轴之间,中端转轴与粉碎外框转动连接,环形滑槽一设置在转动辊子一上,锥齿一与上端盖转动连接,锥齿四、锥齿五与锥齿一转动连接,锥齿六与转动辊子一固定连接,锥齿六与锥齿四、锥齿五啮合传动,锥齿三与锥齿四、锥齿五啮合传动,锥齿三与转动辊子二固定连接,转动辊子二与上端盖转动连接,环形滑槽二设置在转动辊子二上,锥齿二与锥齿一啮合传动,锥齿二与锥齿轴一固定连接,锥齿轴一与上端盖转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垃圾粉碎装置,所述辊子组合体包括外框、外框滑柱、中端转动套管、环形卡槽、粉碎叶片一、叶片连杆一、叶片驱动套管、配合套管、辅助套管、辅助套管卡槽、粉碎叶片二、叶片连杆二、内端卡杆一、内端卡杆推簧一、内端卡杆二、内端卡杆推簧三,外框滑柱与外框固定连接,中端转动套管与外框转动连接,环形卡槽设置在中端转动套管上,粉碎叶片一、粉碎叶片二均与中端转动套管转动连接,叶片连杆一与粉碎叶片一铰接连接,叶片连杆一与叶片驱动套管铰接连接,叶片驱动套管与中端转动套管滑动连接,叶片连杆二与粉碎叶片二铰接连接,叶片连杆二与叶片驱动套管铰接连接,内端卡杆一与叶片驱动套管滑动连接,内端卡杆推簧一设置在内端卡杆一与叶片驱动套管之间,内端卡杆一与环形卡槽配合连接,配合套管与叶片驱动套管转动配合连接,配合套管与辅助套管滑动连接,辅助套管卡槽设置在辅助套管上,内端卡杆二与配合套管滑动连接,内端卡杆推簧三设置在内端卡杆二与配合套管之间,内端卡杆二与辅助套管卡槽配合连接,外框滑柱与上端盖滑动连接,外框滑柱与环形滑槽一、环形滑槽二配合连接,中端转动套管与中端转轴滑动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4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