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灶用燃烧器及燃气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3314.8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迪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4;F23D14/26;F23D14/82;F24C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41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 燃烧 | ||
本申请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还涉及包含该燃烧器的燃烧灶。燃气灶用燃烧器包括蜗壳、引射器和盆体,蜗壳内形成具有涡形流道的混气室,所述蜗壳的中部形成底部封闭顶部开口的凹陷部,所述蜗壳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涡形流道和所述凹陷部的气孔;引射器的出气口连通于所述混气室的进气口且所述引射器的出气方向与所述涡形流道相切;盆体的进口端匹配安装于所述凹陷部且所述盆体的进口与所述气孔连通,所述盆体的出口端依次设置有防回火孔板和泡沫金属发热体。引射器的出气方向与混气室的涡形流道相切,从而消除了引射器与混气室之间流道突扩带来的压力损失,并且涡形流道的混气室增大了气体的混合时间,提高了混气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还涉及包含有该燃烧器的燃烧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厨房灶具领域,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结构普遍采用圆形或环形混气室,而引射器通常沿着混气室的径向方向与混气室相连通。这种结构一方面会使引射器喷入的高速混合气的流道截面积突然变大,速度骤降,造成很大的压力损失;另一方面会造成混气室流出混合气的流速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燃烧器的火焰分布不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以及包含有该燃烧器的燃气灶,以期能够消除了引射器与混气室之间流道突扩带来的压力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方案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燃气灶用燃烧器,其包括:
蜗壳,其内形成具有涡形流道的混气室,所述蜗壳的中部形成底部封闭顶部开口的凹陷部,所述蜗壳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涡形流道和所述凹陷部的气孔;
引射器,其出气口连通于所述混气室的进气口且所述引射器的出气方向与所述涡形流道相切;
盆体,其进口端匹配安装于所述凹陷部且所述盆体的进口与所述气孔连通,所述盆体的出口端依次设置有防回火孔板和泡沫金属发热体。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为沿所述蜗壳的走向开设的环状条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引射器的空气进口为旋流进风口,所述旋流进风口包括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绕所述引射器的燃气进口呈圆形阵列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3~12个。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的走向与所述引射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70度。
进一步的,所述涡形流道的流道特征线为300~420度的涡线,所述涡形流道的截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并且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涡形流道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出口端的內缘形成有凸台,所述防回火孔板置于所述凸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回火孔板的材质为金属或陶瓷,所述防回火孔板上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相邻所述通孔的间距为所述通孔直径的1.25~4倍。
进一步的,所述防回火孔板与所述泡沫金属发热体之间留有间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方案的第二个方面,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燃气灶,其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燃烧器。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燃烧器中,引射器的出气方向与混气室的涡形流道相切,从而消除了引射器与混气室之间流道突扩带来的压力损失,并且涡形流道的混气室增大了气体的混合时间,提高了混气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迪,未经刘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料切割机的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取刀配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