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屏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设备、投屏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63145.8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义;许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412 | 分类号: | H04M1/72412;H04M1/72454;H04M1/72439;H04W4/80;H04N21/41;H04N21/4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左婷兰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方法 系统 终端设备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适用于终端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投屏控制方法包括:在投屏的过程中,若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显示屏遮挡操作,则确定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其中,所述投屏为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当前的显示内容发送至投屏设备进行显示;将所述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发送至所述投屏设备,以指示所述投屏设备根据所述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对所述投屏设备的显示屏对应区域的显示内容进行遮挡,其中所述对应区域为与所述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采用该投屏控制方法,可以降低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且对投屏展示工作的影响较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终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屏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设备、投屏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投屏是指将终端设备的屏幕内容投影到投屏设备的屏幕上进行显示的方法,在投屏的过程中,若该终端设备弹出短信、社交软件信息或视频请求,则可能导致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解决,其一是由用户在手机上手动关闭隐私信息,其二是检测到手机弹出隐私信息时,系统自动中断投屏。然而,上述第一种方式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在用户成功关闭隐私信息之前,该隐私信息可能已经泄露;上述第二种方式虽然能有效防止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但需要中断投屏,严重妨碍投屏展示工作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设备、投屏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降低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且对投屏展示工作的影响较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投屏的过程中,若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显示屏遮挡操作,则确定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其中,所述投屏为将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当前的显示内容发送至投屏设备进行显示;
将所述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发送至所述投屏设备,以指示所述投屏设备根据所述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对所述投屏设备的显示屏对应区域的显示内容进行遮挡,其中所述对应区域为与所述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
在投屏的过程中,若终端设备检测到显示屏遮挡操作,则会根据该遮挡操作确定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并将该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发送至投屏设备;投屏设备在接收到该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之后,会对自身显示屏中与该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的显示内容进行遮挡。通过这样设置,用户在投屏的过程中若发现终端设备的屏幕弹出隐私信息,可以用手遮挡住该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中的该隐私信息,此时该终端设备会发送相应的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至投屏设备,以控制该投屏设备对自身显示屏相应区域的显示内容进行遮挡,从而防止该隐私信息在投屏设备的屏幕中显示,有效降低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该终端设备非隐私信息区域的屏幕内容仍然可以正常投屏显示,故对投屏展示工作的影响较小。
进一步的,在确定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
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包括预先存储的图像或者当前采集的手势图像。
获取到的目标图像,可以显示在该投屏设备的显示屏对应区域中,以遮挡该对应区域的显示内容。
进一步的,当所述目标图像为手势图像时,所述在投屏的过程中,若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显示屏遮挡操作,则确定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可以包括:
在投屏的过程中,若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预设的手势操作,则确定所述手势操作对应的手势在所述显示屏上的覆盖区域的信息,将所述覆盖区域的信息确定为所述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并获取所述覆盖区域对应的手势图像。
比如,若检测到用户在该终端设备的触摸屏或悬浮屏上做出的,平铺手掌的手势操作,则会检测该手掌在显示屏上覆盖的区域,获取这部分区域的位置坐标等信息。然后,会将该覆盖区域的信息确定为显示屏遮挡区域信息,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摄像头等装置拍摄对应的手势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