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63140.5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2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马文杰;张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27/09;A47J36/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烹饪 器具 加热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盖体、设置于锅体的从控制器、设置于盖体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通过耦合器连接,加热控制方法包括:若无法接收到主控制器发送的信号,则判断最新接收到的烹饪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参数,其中烹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锅体的顶部温度、锅体内的压力,预设参数大于或等于锅体内的食物处于沸腾状态时的参数;若大于或等于预设参数,则检测主控制器是否通电正常;若主控制器通电正常,则以预定功率进行加热以使锅体内的温度和/或压力逐渐降低直至烹饪结束。通过本申请,可以实现在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通讯异常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将食物做熟保证烹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对于分体式烹饪器具,通常显示板位于锅盖,电源板位于锅体,锅盖与锅体通过耦合器连接,即显示板与电源板通过耦合器实现通信连接。
耦合器可以连接供电线和通信数据线。设置于盖体的顶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的顶部温度,并将测得的温度数据发送至显示板。显示板作为整机的主控单元,通过耦合器将加热信号发送至电源板,以控制烹饪器具正常烹饪。
由于温度信号是通过电压信号反馈至耦合器,因此整个通信数据线上的电压和电流都比较小,并且,由于耦合器设置在盖体与锅体交接的位置,使用烹饪器具时,耦合器上可能会堆积异物,导致显示板和电源板之间无法正常通过耦合器传输信号。在该种情况下,现有技术中若连续一段时间检测到显示板与电源板之间无法传输信号时,则显示板会显示通讯异常报警,如果此时正在烹饪,则会导致烹饪中断,影响烹饪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本申请的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能够在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通讯异常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将食物做熟保证烹饪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盖体、设置于所述锅体的从控制器、设置于盖体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通过耦合器连接,该加热控制方法包括:若无法接收到主控制器发送的信号,则判断最新接收到的烹饪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参数,其中烹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锅体的顶部温度、锅体内的压力,预设参数大于或等于锅体内的食物处于沸腾状态时的参数;若大于或等于预设参数,则检测主控制器是否通电正常;若主控制器通电正常,则以预定功率进行加热以使锅体内的温度和/或压力逐渐降低直至烹饪结束。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从控制器与耦合器之间连接有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与从控制器连接,上述检测主控制器是否通电正常,具体包括:获取检测电路的电压信号;根据电压信号确定主控制器是否通电正常。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烹饪参数小于预设参数,则停止加热和/或提示报警信息,或;若主控制器通电异常,则停止加热和/或提示报警信息。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锅体的底部温度;根据底部温度调整预定功率。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预定功率是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的:获取锅体内的食物重量信息;根据食物重量信息确定预定功率。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预定功率是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的:根据烹饪器具的当前烹饪功能确定预定功率,其中烹饪功能包括以下其中之一:米饭、炖肉、煲汤、煮粥;以及根据烹饪器具的当前烹饪功能确定预定功率,具体包括:烹饪米饭时的预定功率>炖肉时的预定功率>煲粥时的预定功率>煮粥时的预定功率。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预定功率是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的:若为煮粥功能,则预定功率小于或等于烹饪器具的额定功率乘以0.3的乘积;和/或,若为非煮粥功能,则预定功率小于或等于烹饪器具的额定功率乘以0.5的乘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