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腔渐压式废旧布料用多效漂白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2952.8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燕 |
| 主分类号: | D06B3/18 | 分类号: | D06B3/18;D06B15/02;D06B2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41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腔渐压式 废旧 布料 用多效 漂白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腔渐压式废旧布料用多效漂白处理装置,属于布料漂白处理装置领域,一种双腔渐压式废旧布料用多效漂白处理装置,包括外筒体,外筒体的内部设有内组合螺旋筒体,外筒体的下侧设有电动机,电动机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本发明通过内组合螺旋筒体的转动实现对内组合螺旋筒体外侧的布料的渐压过程,通过渐压过程对布料循环进行挤压、松开这一过程,使得布料循环进行吸水和出水,从而加速布料对液体的吸收,从而加速布料的漂白效率,并且,本发明集漂白、脱水和洗涤于一体,仅通过内组合螺旋筒体的渐压过程即可实现对布料的漂白、挤压出水、洗涤等多道工序,大大提高了布料的漂白这一系列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漂白处理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腔渐压式废旧布料用多效漂白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漂白是借化学作用将纺织物中存在的有色物质加以分解消色,使纺织物获得必要白度的工艺过程;天然纤维纺织物中存在着天然的或附加的有色物质,虽经精练仍有残留,需经漂白才能消色;有些合成纤维经热定形处理后会泛黄,也需漂白。目前漂白纺织物的方法是将待漂白的纺织物放入漂白液中进行漂白,漂白后还需要清洗、干燥。
衣物在穿旧后通常被回收在利用,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符合材质要求的废旧衣物重新加工成棉花,在此过程中,衣物需要被裁剪成布料,然后将布料分割呈长条状的布条,细化后的布条通过开花机进行在加工,变成棉花粗制品,再通过清弹机加工成棉花,而在布料进行开花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漂白,使得最终能够加工出白色的棉花。
而现有的漂白装置大都采用静置漂白,也有的采用流动漂白,但漂白效率都较低,尤其是对于疏水性纺织物来说,并且,漂白后还需将纺织物取出,进行脱水、洗涤工序,操作麻烦,更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腔渐压式废旧布料用多效漂白处理装置,它通过内组合螺旋筒体的转动实现对内组合螺旋筒体外侧的布料的渐压过程,通过渐压过程对布料循环进行挤压、松开这一过程,使得布料循环进行吸水和出水,从而加速布料对液体的吸收,从而加速布料的漂白效率,并且,本发明集漂白、脱水和洗涤于一体,仅通过内组合螺旋筒体的渐压过程即可实现对布料的漂白、挤压出水、洗涤等多道工序,大大提高了布料的漂白这一系列处理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腔渐压式废旧布料用多效漂白处理装置,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部设有内组合螺旋筒体,所述外筒体的下侧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外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从下往上贯穿外筒体的下端并与内组合螺旋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体的侧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对称的侧板,所述侧板靠近外筒体的一端开设有内槽,所述外筒体的内部还设有一对贴合板,一对所述贴合板分别位于内组合螺旋筒体的两侧,且贴合板与内组合螺旋筒体相接触,所述外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开设有一对上凹槽,所述外筒体的内底面开设有一对下凹槽,所述贴合板的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上凹槽和下凹槽的内部,所述贴合板和内槽内壁之间连接有弹性回拉器,所述贴合板靠近内组合螺旋筒体的一端连接有一对弹性绷紧器,一对所述弹性绷紧器分别位于上凹槽和下凹槽的内侧,所述贴合板靠近内组合螺旋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曲面凸头,所述曲面凸头位于一对弹性绷紧器之间,本发明通过内组合螺旋筒体的转动实现对内组合螺旋筒体外侧的布料的渐压过程,通过渐压过程对布料循环进行挤压、松开这一过程,使得布料循环进行吸水和出水,从而加速布料对液体的吸收,从而加速布料的漂白效率,并且,本发明集漂白、脱水和洗涤于一体,仅通过内组合螺旋筒体的渐压过程即可实现对布料的漂白、挤压出水、洗涤等多道工序,大大提高了布料的漂白这一系列处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燕,未经王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2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