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定位的智能制造铁轨压板螺栓组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2795.0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行;李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龙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智能 制造 铁轨 压板 螺栓 组装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铁道组装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定位的智能制造铁轨压板螺栓组装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侧轰动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齿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轴,第一连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该可定位的铁轨压板螺栓组装装置,通过外壳、第三齿轮的连接,解决了目前铁轨压板螺栓组装工序都是由人工完成而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有效提升装配速度,不会费时费力,易于操作,有效提升整个铁轨连接工序的进度,机械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道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定位的智能制造铁轨压板螺栓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铁路铁轨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钢轨连接成轨道,连接及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铁轨联接的可靠性对铁路运行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压板和鱼尾螺栓就是保证两节铁轨之间有效可靠连接的零件,能够阻止铁轨铁道的松动和流化。
目前铁轨压板螺栓组装工序都是由人工完成,不仅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装配速度低,费时费力,进而导致连接效率较低,影响整个铁轨连接工序的进度,另外已有的螺栓组装装置机械结构较复杂,不易操作,需要一种可定位的智能制造铁轨压板螺栓组装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定位的智能制造铁轨压板螺栓组装装置,具备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低、易操作的优点,解决了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高、不易操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低、易操作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定位的智能制造铁轨压板螺栓组装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侧轰动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齿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轴,第一连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二齿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远离转动件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壳体,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件,第一滑动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远离第二滑动件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件,第三滑动件的底端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件,第四滑动件的底端活动安装有螺栓冲压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不少于两个,两个第一齿轮互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第二齿轮偏心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均设置不少于两个,第二齿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轴的两端与轮子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设置不少于两个,其中一个螺杆与第二滑动件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不少于两个,关于第一齿轮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螺杆均与电机传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定位的智能制造铁轨压板螺栓组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定位的铁轨压板螺栓组装装置,通过外壳、第一齿轮、第一支架、第一连杆、第三齿轮的连接,解决了目前铁轨压板螺栓组装工序都是由人工完成而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有效提升装配速度,不会费时费力,易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龙,未经李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2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