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2514.1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0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贺雷;王志钢;马山青;董超;刘赫;刘俊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13/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多测区 地质 雷达 辅助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辅助测量装置设置于基础与衬砌之间,包括: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转角控制装置(3)和运动支撑装置,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为空心圆盘结构,通过空心固定于所述运动支撑装置顶部,所述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地质雷达,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圆盘边缘,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中部转动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有效解决传统地质雷达重、人工托举费劲,并且隧道内表面不平整,怎样保证雷达天线与隧道内表面紧密贴合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结构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雷达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技术探测地下物体的电子设备,常常被用于电缆隧道结构质量或隧道外部空洞的检测。检测过程中,为了保证测量信号的准确性,需要将地质雷达天线与被检隧道内表面紧密贴合,并沿指定的测线前进。
通常在电缆通道结构检测中使用较多的地质雷达天线型号有500MHZ、800MHZ和900MHZ等,这些天线的重量加上配套附件的重量通常都在3kg以上,人员在隧道中需长时间手持天线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往往难以保证天线与待检测隧道衬砌体表面时刻贴合,影响检测信号的采集质量;另外,电缆隧道的断面直径通常在2.5m以上,由于人的身高有限,对于隧道顶板或顶弧位置常常难以直接进行测量,目前检测时,检测人员往往需要用地质雷达配套的支杆托举天线进行检测,但实际操作难度极大,人员效率和工作效率很低,也难以保证雷达天线与隧道内表面的紧密贴合,因此,导致检测信号的质量难以保证。
并且,往往在检测过程中,一条隧道需要在拱顶/顶板、侧墙等部位设置多条测线,由此造成检测人员需要多次往返检测,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传统地质雷达重、人工托举费劲,并且隧道内表面不平整,怎样保证雷达天线与隧道内表面紧密贴合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辅助测量装置设置于基础与衬砌之间,包括: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转角控制装置(3)和运动支撑装置;
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为空心圆盘结构,通过空心固定于所述运动支撑装置顶部;
所述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地质雷达,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圆盘边缘,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中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两个凹型杆(401)、弹性杆和支撑固定件;
所述弹性杆为具有弹性的杆状结构,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凹型杆(401);
所述支撑固定件与所述弹性杆中部连接,每个凹型杆(401)都具有凹槽,所述地质雷达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固定件包括底托(403)和螺旋铆钉(404);
所述底托(403)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螺旋铆钉(404)设置于所述凹型杆(401)边缘,用于对所述地质雷达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柔性杆(405)和支撑连接件;
所述柔性杆(405)为具有弹性的杆状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托(403)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螺栓(406)和伸缩杆;
所述螺栓(406)设置于所述伸缩杆上,用于对所述伸缩杆进行固定;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柔性杆(405)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包括:穿心杆(301)和转盘;
所述转盘通过所述穿心杆(30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2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