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及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62418.7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毛永强;邢汉君;李晶;冉启洋;邹先军;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向群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地下 水污染 修复 原位 注入 装置 工艺 | ||
1.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药剂输送单元和多单元原位井群;
所述多单元原位井群包括至少1个抽水井和多个注入井;
多个注入井分布在抽水井四周;
抽水井与注入井之间的距离,以及多个注入井两两之间的距离为布井间距;
布井间距满足如下条件:V1×T>布井间距>V2×T;
其中,V1为抽水条件下地下水平均迁移速度,V2为地下水平均迁移速度,T为药剂在水中的强有效时间;
所述药剂在水中的强有效时间指药剂浓度在水中衰减80%所需的时间;
抽水井内设有抽水部件可将井内的地下水抽出;抽水部件的出水口与输水管道的进水口相接;输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注入井的井口相连通;
药剂输送单元包括输药管路,所述输药管路的出药口分别与各注入井的井口相连通;输药管路上设有可控制输药管路开合的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注入井以抽水井为圆心分布在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抽水井内设有液位计,液位计通过线路与液位显示仪相连,液位显示仪通过线路分别与抽水部件、输药管路上的电磁阀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位显示仪内置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与抽水部件、输药管路上的电磁阀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为投入式液位计;
所述液位显示仪内置控制器包括液位值数据接收模块、抽水部件启动触发模块、抽水部件关闭触发模块、电磁阀启动触发模块、电磁阀关闭触发模块;所述液位值数据接收模块分别通过线路与抽水部件启动触发模块、抽水部件关闭触发模块、电磁阀启动触发模块、电磁阀关闭触发模块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显示仪内置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部件启动触发模块、电磁阀关闭触发模块的触发阈值为液位值H1,抽水部件关闭触发模块、电磁阀启动触发模块的触发阈值为液位值H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潜水面深度-0.1米>液位值H1>潜水面深度-1米,
抽水部件设置深度+0.1米<液位值H2<抽水部件设置深度+1米。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位值H1=潜水面深度-0.5米;
液位值H2=抽水部件设置深度+0.5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水管道的出水口、输药管路的出药口为同一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输送单元还包括药剂缓冲槽和药剂输送泵;药剂缓冲槽的出药口与输药管路入口相接、药剂输送泵设置在靠近药剂缓冲槽的出药口的药剂缓冲槽的下游位置,为药剂输出提供动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药剂缓冲槽的出药口相接的输药管路上设有防止抽出的地下水流入药剂缓冲槽的止回阀。
1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原位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注入井内均设有锥形分配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24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表面加工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养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