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2377.1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舒婷;陆川;谢鑫;袁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星时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67 | 分类号: | F16F15/067;F16M11/04;B64G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国(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器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属于航天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抗阻尼部件。第一壳体设有可容纳待抗振部件的第一内腔,第一壳体背离第一内腔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开槽,第一开槽的开口方向背离第一内腔。第二壳体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壳体的第二内腔,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开槽的相对两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开槽,第二开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开槽。抗阻尼部件用于减缓外部作用力对该减振装置的冲击,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分别置于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内,其两端可在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内滑动,从而调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通过抗阻尼部件不但能够有效起到减振作用,还能有效避免了待抗振部件容易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航天器中各部件一般通过螺栓加垫圈的方式进行相互连接,或固定在航天器中的承载装置上,这种固定方式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在某些特殊场景下,如受到频率较高的振动或震动时(如航天器在搭载其他发射装置至太空过程中)容易有如下缺点:其一,这些部件与其他部件或固定平台之间的连接可能松动,甚至脱落;其二,可能因连接松动而导致的部件移位;其三,可能因振动或震动较大造成的部件中的各内部零件连接松动或脱落,甚至损坏。
如若是航天器中的射频装置、相机、陀螺仪等部件遇到频率较大的振动或震动时发生了上述的问题,因其自身功能特性等原因,即可导致整个航天器无法有效开展空间任务。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以改善现有固定方式在受到振动或震动时,其产生的部件移位、连接松动、甚至连接脱落等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抗阻尼部件;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可容纳待抗振部件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内腔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开槽的相对两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开槽;所述抗阻尼部件用于减缓外部作用力对所述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的冲击,其所述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内,所述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可在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内滑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抗阻尼部件来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因抗阻尼部件具有减振的作用,使得该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在受到振动或震动时,抗阻尼部件能够减缓振动或震动带给第一壳体的冲击,从而减缓振动或震动带给第一壳体内的待抗振部件的冲击。且该抗阻尼部件的两端可在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内滑动,不仅可以调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还能调节抗阻尼部件的抗振强度,从而可根据待抗振部件的应用场景调整其抗阻尼部件的抗振强度,进而使得该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遇到振动或震动时能够有效减缓对待抗振部件的冲击。因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航天器上的减振装置,不但能够避免固定于第一壳体内的待抗振部件移位,也可有效减少待抗振部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阻尼部件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弹簧和杠杆轴;所述第一开槽内沿开槽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为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开槽内沿开槽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为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所述杠杆轴连接,呈X形;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上靠近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上靠近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上靠近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弹簧上靠近所述三弹簧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星时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星时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2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