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能海岸海滩修复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1806.3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君;蔡锋;戚洪帅;雷刚;刘建辉;郑金海;郑吉祥;张弛;曹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2;E02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于妙卓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能 海岸 海滩 修复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能海岸海滩修复设计方法,包括构建外凸的滩肩外缘线、确定滩肩外缘线横纵比、确定滩面坡度并进行补沙、清淤区及清淤深度的确定以及修建拦沙堤的步骤。本发明利用波浪在岬头辐聚的特性,通过人工手段构建一外凸的岬头形状的滩肩外缘线,并依据外凸的滩肩外缘线确定需要的滩面范围和坡度并进行补沙;在海滩修复时对滩面周围进行清淤,在减小泥质物源增加近岸水深的同时,构建了外凸的近岸地形,有效的提升了修复位置的波浪能量,改善了低能海岸的海滩泥化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岸修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能海岸海滩修复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海滩是海岸带中价值最高的地区之一,是滨海地区宝贵的旅游资源。我国沿海共1.8万千米的海岸线上,存在一些常年波高较小的海岸,这些海岸被称为低能海岸。在低能海岸上,海滩资源往往较为匮乏。由于低能环境下海滩活动性差,泥质颗粒易沉积且沙泥分界线高程较高,导致沙滩泥化严重,因此在低能海岸进行人工海滩养护也异常困难。对于低能海岸沙滩难养护的根本原因在于波浪能量偏小。
目前,国内进行的海滩修复往往是通过构建“静态岬湾”的方式,海滩形态多为内凹结构,这种设计有利于沙滩的稳定。但是对于低能海滩,海滩通常较为稳定但海滩泥化往往较为严重,泥化后的海滩严重影响了沙滩的品质,现有技术中的“静态岬湾”的养护方式难以缓解低能海岸的沙滩泥化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海岸海滩修复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海滩修复技术中的低能海岸的沙滩泥化现象严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能海岸海滩修复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构建外凸的滩肩外缘线,根据原始岸线形态、走向以及邻近海域的主波向情况,确定拟修复的海滩滩肩外缘线走向以及滩肩外缘线横纵比;
确定滩面坡度并进行补沙,在滩肩外缘线外侧确定滩面和滩面坡度,并结合滩面和滩面坡度确定补沙区进行补沙。
进一步地,在所述构建外凸的滩肩外缘线的步骤中,滩肩外缘线两侧端点的连线与主波向垂直,且滩肩外缘线的法线方向与主波向夹角小于10°。
进一步地,在所述构建外凸的滩肩外缘线的步骤中,滩肩外缘线横纵比为最大滩肩宽度与最小滩肩宽度的差值a和修复沙质岸线两端点的距离b之比,且a/b为0.05至0.1。
进一步地,在所述确定滩面坡度并进行补沙的步骤中,所述滩面的坡度为1:50至1:200。
进一步地,在所述确定滩面坡度并进行补沙的步骤中,所述滩面的中间的剖面坡度最小,越靠近滩面的两侧,坡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清淤区及清淤深度的确定,对补沙区和滩面的外缘进行清淤,结合淤泥层厚度和原始水深确定清淤深度,且清淤后近岸等深线为外凸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清淤区及清淤深度的确定的步骤中,所述清淤区的中部外凸区由补沙区的外边界线朝向海外的200至500m内,所述清淤区的两侧由补沙边界线朝向海外的100至300m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修建拦沙堤,在补沙区的两侧修建拦沙堤。
进一步地,两侧的两个拦沙堤为倾斜设置,且拦沙堤与岸线的夹角为50°至80°。
进一步地,所述拦沙堤的高程在靠近岸线的一侧朝向海外逐渐降低,且所述拦沙堤的高程比沙滩剖面高程高0.5至1.0m。
本发明提供的低能海岸海滩修复设计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1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