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水下示踪储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1551.0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雷勇;谢磊;陶逸航;罗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3/00;B41J2/175;B01F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水下 示踪储墨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下示踪储墨器。本发明包括储墨器、稀释喷嘴,储墨器、稀释喷嘴通过PU管相连,储墨器内部含有示踪剂并依靠记忆合金拉力的作用导出示踪剂,储墨器上端的出墨孔有一单向阀防止水倒流进储墨器,储墨器的出墨孔通过PU管接入稀释喷嘴的输入端,稀释喷嘴装有用于稀释高浓度示踪剂的小型螺旋桨机,并将稀释后的示踪剂从输出端排出用于大坝裂缝检测。本发明结构紧凑,控制简单,通过整个装置,可轻易实现在水下大坝坝体的裂缝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喷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下示踪储墨器。
背景技术
水库大坝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水流冲刷和自身重量的影响,有可能会使得坝体浸入水下的部分产生裂缝而造成渗漏,严重渗漏会对大坝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对裂缝的定期检测并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传统查漏方式是潜水员携带与加压设备连接的管道潜入水中,一旦发现危险点,即可打开阀门,同时使岸上的加压设备启动将示踪剂通过高压打入目标点,目标点附近水域会被染色。若存在裂缝,裂缝内外压差会迫使染色后水体流入裂缝内,从而观察到裂缝位置。
传统查漏方式的缺点如下:
1)需要雇佣潜水员,潜水员的雇佣价格昂贵,且潜水员下潜深度有限,仅30-50m水深。
2)潜水员需要携带管道下去,若距离较长,则管道也会很长,携带麻烦、重量大。
3)需要与岸上人员协同合作,通讯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水下示踪储墨器,可以方便的在水下进行示踪检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一种新型水下示踪储墨器
储墨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连接的端盖、挡板和风箱,端盖中心设有凸台,凸台为与端盖中心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凸台内侧面的中部径向延伸出一圈凸缘,凸缘中心开孔;
凸缘和挡板围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弹簧和活塞组成的单向阀,活塞下端抵住挡板中心开有的通孔,活塞上端和凸缘下端之间连接有被压缩的弹簧;
风箱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伸缩结构,用于存储示踪剂,风箱开口处设有与挡板边缘上下对接的环形安装板,风箱周侧面由呈波纹状布置的风管组成;挡板和风箱之间的空腔沿周向均布有多根记忆合金丝,记忆合金丝上下两端通过环形螺栓分别与挡板下端和风箱底部相连。
储墨器通过PU管与稀释喷嘴相连,所述稀释喷嘴包括喷头、上盖、中盖、螺旋桨机和下盖,上盖、中盖和下盖均为中空的套筒结构,喷头通过螺栓连接到上盖上端面,上盖通过中盖与下盖同轴固定相连;喷头为喇叭口结构,喷头上端小口作为喷嘴,喷头下端面靠近边缘位置处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外侧面与上盖内侧面贴合密封连接;上盖两侧均开有一侧孔,下盖底部开有用于水流进入的圆孔;螺旋桨机机体位于上盖和中盖围成的空腔内,螺旋桨机机体通过三个穿过中盖侧壁径向布置的固定螺钉安装于中盖内侧面,螺旋桨机的桨轴朝下,且桨轴上安装的桨叶位于下盖空腔内,与螺旋桨机相连的螺旋桨机电线穿过上盖一侧开有的侧孔与电控设备相连;所述PU管一端与端盖中心的凸台上端相连,PU管另一端伸入至稀释喷嘴上盖另一侧开有的侧孔。
下盖底部的圆孔大小与喷嘴的通孔大小相近,防止螺旋桨机快速旋转对外部水流造成大范围的旋涡影响,避免对装置整体的控制产生干涉。喷头环形凸台的外侧面与上盖的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橡胶密封圈,上盖与中盖的接触面、上盖与中盖的接触面均安装有橡胶密封圈。所述喷头设计成圆台形式便于高浓度示踪剂的充分混合稀释,增加出口排出流速。
电源的正负极通过防水接头引入风箱内部后分别与记忆合金丝上下两端接触,并通过电控设备控制电流的通断。记忆合金丝在低温可以被拉长,通电后可以缩短,以起到压缩风箱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1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