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拓扑追踪的电网断面供电范围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0695.4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7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树鸿;唐鹤;汤志锐;李响;郭志燊;罗德贤;何炎;陈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拓扑 追踪 电网 断面 供电 范围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拓扑追踪的电网断面供电范围分析方法,该方法从调度主站系统获取电网实时运行的SVG接线图及模型拓扑数据;对电网多个电压等级的电网负荷潮流、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追溯分析,并对拓扑分析设定收敛点;确定基于拓扑追踪分析的电网断面供电范围设备清单,进而获得各电压等级下的供电范围设备及线路清单。该方法可自动获取在接线图上选取设备下,各电压等级下的供电范围设备及线路清单,这个方法很好的替代了调度员人工方式逐个接线图检索分析的工作,具有实时、可靠、准确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供电数据分析方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拓扑追踪的电网断面供电范围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地区电网的不断发展,不同电压等级电网连接的电网运行方式日趋复杂,同时电网的实时运行方式不断变化,各变电站的接线方式也有很多不同。对于主网输电线路及其运行方式,更是需要考虑地区城市的线路走廊资源和投资等因素,这就导致很多变电站的供入输电线路出现特殊的接线,例如T接、线变组接线等,在大规模电网中的主网输电线路接线中也经常出现。
电网调度运行需要根据电网潮流变化和冬夏负荷特点、发生电网故障及紧急缺陷处置等,需要立即改变调整运行方式。虽然电网规划部门会不断更新绘制的电网运行方式图纸,但电网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及多个电压等级、变电站内部接线及运行方式,均不可能在一张运行图纸上可以直观反映,这就造成分析任意很难快速的分析出电网某个断面的供电范围数据。
调度主站监控着地区电网所有变电站及线路的运行设备,调度员可以人工在调度主站对某个设备逐级的分析供电断面的范围数据,但电网中不仅输电线路存在T接运行情况、变电站母线和主变也存在并列运行等运行情况,这就对人工的断面分析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对所分析断面内逐个潮流图核查、逐个变电站运行方式核查,才能逐步分析出所要分析设备的电网断面供电范围。
鉴于以上技术及人工分析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发生电网事故时需紧急分析断面运行设备时,人工方式更加难保障快速复电工作开展。
申请号为201810414347.9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扩大配电网供电能力的网络重构控制方法,本申请针对局部负荷水平较高或是馈线装接负载不均衡时,造成的过负荷形成了配网安全运行风险的状态,通过数据源获取、数据处理、运行状态分析,应用风险状态下的网络重构算法对网络进行重构,在实现运行中,通过调整开关的开合状态,实现负荷切改,尽量使馈线负荷均衡,改善局部过负荷的情况,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电网整体供电能力,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然而,该专利无法实现获取在接线图上选取设备下,各电压等级下的供电范围设备及线路清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拓扑追踪的电网断面供电范围分析方法,该方法各电压等级下的供电范围设备及线路清单,这个方法很好的替代了调度员人工方式逐个接线图检索分析的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拓扑追踪的电网断面供电范围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调度主站系统获取电网实时运行的SVG接线图及模型拓扑数据;
S2:对电网多个电压等级的电网负荷潮流、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追溯分析,并对拓扑分析设定收敛点;
S3:确定基于拓扑追踪分析的电网断面供电范围设备清单,进而获得各电压等级下的供电范围设备及线路清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是:
获取主站SVG接线图及设备状态,各变电站接线图的线路、设备及开关刀闸等运行状态与实际运行状态一直,即以电网运行的实时态进行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