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淋巴水肿治疗床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0476.6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3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昌英;王雪莹;向宏清;张健;杨婧;杨智蓉;樊英;唐小丽;曹果;陈思;李雪莲;宋丹丹;汤木翠;张云霞;马丽;廖秀婷;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08 | 分类号: | A61G13/08;A61G13/06;A61G13/10;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淋巴 水肿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淋巴水肿治疗床,包括床架、设在床架上的床主体和四肢支撑板,所述床架与所述床主体之间设有容纳四肢支撑板的间隙;所述床主体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上设有与其配合的T型轴,所述T型轴与所述四肢支撑板垂直,所述T型轴与所述四肢支撑板转动连接,四肢支撑板外展,能有效的调整床宽度方向的支撑范围,满足了淋巴水肿患者在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法(CDT)中的四肢外展支撑,提高了治疗师的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淋巴水肿治疗床。
背景技术
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法(CDT)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治疗床,现有的治疗床支撑范围固定,无法对不同身形患者肢体外展治疗时进行有效肢体支撑,使其达到最佳治疗体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淋巴水肿治疗床,具有方便调整患者体位、便于医疗人员操作、可提高治疗效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淋巴水肿治疗床,包括床架、设在床架上的床主体和四肢支撑板,所述床架与所述床主体之间设有容纳四肢支撑板的间隙;所述床主体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上设有与其配合的T型轴,所述T型轴与四肢支撑板垂直,所述T型轴与四肢支撑板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四肢支撑板来改变治疗床的有效支撑范围,能够满足不同身形的患者进行CDT治疗时的四肢支撑需要,便于治疗师治疗操作,提高治疗的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床主体在其宽度方向上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包括均沿床主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段T型滑槽和下段T型滑槽,所述四肢支撑板包括一组上肢支撑板和一组下肢支撑板,所述上肢支撑板与上段T型滑槽配合,所述下肢支撑板与下段T型滑槽配合,四肢支撑板可以完全内收于床主体下,四肢支撑板收于床主体下与床边缘齐平,四肢支撑板通过T型轴转动可以外展,可以扩大床主体宽度方向的支撑范围,床主体的宽度为65cm,节省材料;另外,所述四肢支撑板的收纳,方便患者上下床,同时保持了治疗床的整洁美观。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四肢支撑板上设有垫层,该垫层由内层的海绵垫和外层的皮质层构成,增强患者使用的舒适性,避免撞伤。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四肢支撑板的边角均为圆角,保护患者皮肤,避免撞伤。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四肢支撑板外展角度为0至60°。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床主体分为床主体头部和床主体尾部,所述床主体头部与所述床主体尾部铰接;所述床架的顶部设有推杆机构,该推杆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塞端铰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床主体头部的底部铰接,所述电动伸缩杆沿床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架与电动伸缩杆的夹角为钝角,启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活塞端运动从而通过铰链带动连接架抬高,连接架通过另一个铰链将床主体头部抬高,抬高角度为0°至80°,利于头面部淋巴水肿患者等特殊患者体位摆放。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床架底部设有床支撑升降机构,所述床支撑升降机构包括液压装置和设于液压装置底部的脚轮,所述液压装置的顶部与床架的底部连接,液压装置的使用,可以改变治疗床的整体高度,达到适合不同身高治疗师的合适操作高度,节省治疗师体力,改善治疗师腰部肌肉劳损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